丁学金先生是以红十字会肿瘤防治中心主任的身份投入慈善事业的, 几十年来,他常到江阴、浙江温州、舟山群岛、金山、安徽定远、江苏淮阴、射阳、福建等地农村免费为贫困病人看病。据了解,因为长期从事红十字会慈善工作,丁先生已经养成看见病人遇到“吃住难、看病难”,就会主动帮助他们解决,他无偿帮助过的人至少超过1万,其中大部分是癌症患者,还有十多个孤儿,连续十多年都在他不间断地接受丁先生的现金资助。而他自己却节衣缩食,生活上是过的去就行,从不奢侈浪费,他常常对家人说,我们早就进入小康了,可是农村还有很多家庭孩子生病都看不起,甚至还有衣不蔽体的,你们不亲眼看不知道,我们随便节约几元钱,可能就是他们一家一天的生活费啊!
数年来,丁先生的事迹被全国个大媒体广泛报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面对社会各界给予的荣誉,他总是说,我只是做了一点点工作,看到还有很多人因贫穷而看不起病,还在受病魔的折磨,我的内心始终还是不能平静,我梦想着自己能够建立中国一家慈善医院,解决更多的贫穷患者的痛苦。
丁先生的梦想终于实现了,2004年2月18日,在中央有关领导及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丁学金先生全额投资的中国第一家民营慈善医院终于在上海开张了。丁学金开创了一个“以病养病”的慈善医疗模式:即是把医院正常收入中的大部分作为“慈善基金”,去帮助那些没有支付能力的的病人,再加上当地政府、街道、民政局的补贴,齐心合力帮助贫困病人度过难关。
可是事与愿违,刚刚开业几个月以来,医院就陷入亏损状态,一方面是因为许多民营医院在上海的“不良记录”,加上国家政策规定民营医院不属于医保范畴,许多普通市民不愿来看 ,医院正常收入不高,另一方面经常救助许多无力负担医疗费用而又慕名而来的病人,开销很大;更为令人不解的是甚至有很多有经济能力的病人也要求减免费用,如果遭到拒绝,就说医院是“假慈善”。根据我国目前的法律,慈爱医院并不具备接受募捐的资格,医院的正常运行仅靠丁先生个人的财力是不够的,为了医院,为了帮助那些需要救助的病人,丁学金先后又筹措了500多万元追加进去,而他自己却和老伴住进租来的一室一厅。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很多人都替他担心,他总说我自己是医生,没关系的。可是天有不测风云,终于丁学金累倒了,而且是脑溢血,半身瘫痪在床。当时睡在床上,泪汪汪的,心里很急,他还想到有那么多病人该怎么办。他一辈子从事肿瘤爱心救治,曾发动上海200多名有奉献精神的专家教授诊治全国肿瘤病人3000多名,在病家,全国红十字界、慈善界享有崇高的声誉,但他知道自己遇到了最大的问题了:来日无多了,但他身体刚刚恢复,他又争分夺秒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当丁先生再次病倒的时候,他再也没能起来。慈爱医院的全体员工哭了,病房里的病人、家属哭了,舟山群岛在呜咽,远在中原的天主教堂里,正在为他祁福的人们哽住了,慈善界、医疗界的一位巨人倒下了!
先生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开创的中国民营医院的慈善模式却完好无缺的保持下来了,全体慈爱人的慈善理念却更加坚定了。正如丁先生的儿子丁欢所说,他将继承父亲的遗志,设立“贫困病人评估小组”,使“慈爱基金”的使用更加合理规范,同时引进资本,继续做大做强慈爱品牌,为更多的贫困病人解除痛苦,以告慰父亲的在天之灵。
红十字本身就要救死扶伤!——丁学金
慈爱精神就是对病人的高度负责。——丁学金
为肿瘤病人看病就是帮他把“老祖宗”拿掉,转移出去,然后把子子孙孙打掉,走错一步就会输掉,我们已经摸索出一套经验。不是上来就做手术,而是要充分考虑延长生命。——丁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