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品回收店?地下钱庄! 路易十三、XO,大熊猫、大中华,燕窝、鱼翅……入夜,这些高档物品一袋袋提进了路边烟酒店。短暂的讨价还价,店老板将一沓沓百元大钞交到对方手中,提袋人则匆匆消失在夜色中。狗年春节,遍布广州市区的大小礼品回收店生意异常火爆。据专家保守估计,每年广州兑现的礼品现金至少数千万元,其危害不亚于地下洗钱。受利益的驱使,礼品回收者与变卖者共同促成了“礼品回收业”的产生与繁荣。那么,礼品回收业究竟有什么样的市场空间?他们到底在现实中充当了一个什么角色?他们合法吗?来变卖礼品的又都是些什么人呢?记者进行了深入暗访调查。 |
B、原因:卖的急于变现 收的则顺手捞一把
“收礼品比卖烟酒赚的钱多多了!”在广州干了8年礼品生意的老板刘某向记者透露。刘某介绍称,1998年到2003年,每年春节是回收礼品市场最繁荣的时候,一到晚间,这些礼品回收店里的人流就多起来了,变卖礼品和采购礼品的人轮番登场,可谓“生意兴隆,货如轮转”。
“我2003年春节单礼品回收就赚了30多万!”刘某对记者说,“我回收的大都是路易十三、XO,大熊猫、大中华,燕窝、鱼翅等高档礼品,那些东西差价大,又好出手卖出去。”据刘某介绍,一般的礼品回收店都不收诸如红双喜、芙蓉王、皖酒王等价格在100至200元的物品,一是那些东西卖的人少,二是利润低。刘某对记者说:“去年春节期间,一个在某机关工作的长期顾客送来了十多瓶外国进口洋酒,单这一项就赚了近三万元。”“为何能赚那么多?”记者不解。“卖那些高档礼品的都不是一般的人,因为普通市民买不起,也基本不会有人送。他们这些人把这些东西放在家中感觉是个负担,变成钱才是实在。”刘某说,“卖的人大都不敢光明正大,我们自然就顺手捞一把。”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到路边礼品回收店兜售高档礼品的人,大都选择在夜间,为了避人耳目,他们一般都是在固定的礼品店中交易,至于价格,只求“过得去”。据另一礼品回收店的老板余先生透露,以前大多数老板选择在一些政府机关相对密集的地方开烟酒店,其实最看重的却是那里的礼品回收市场。“有些人一次送来价值几万甚至十几万的礼品,为了能及时兑现,还有通过电话预约上门交易的例子!”余老板向记者坦承,“有时一个月只做一单就够赚了!”
C、内幕:高档礼品回收实为替人洗黑钱
2月11日晚11时,某机关的大门旁约500米的范围内,几家礼品回收店仍然灯火通明。记者带着几条香烟和几瓶茅台酒,来到了一家公开经营礼品的回收店。
记者刚坐下,便发现旁边的一位年轻男子也提来了一大包烟酒,原来他也是来变卖礼品的。“软中华一条500元,年前和年后价格不同,再说你这是老式的。”店员轻声对年轻男子说。年轻男子没说一句话,便把一手袋中的七八条烟交给了老板,随后他接过厚厚一叠钱,数也没数就放进自己包里。由于这家老板对记者的烟酒不感兴趣,记者只好又来到旁边的一家店。记者又一次看到了同样一幕:商店的女老板正在逐一开包检验两名男子带来的高档洋酒,小店里的空闲地方已经被洋酒堆满了。“先拿7万给你,再数尾数给你,3920元!”简单的对话后,一桩交易完成了。晚11时50分许,在旁边一家规模较大的商店,记者发现了一瓶市场价格8000多元的“路易十三”正在交易。当记者欲看清卖酒人模样时,那人已提着钱离开了该店。
据居住在该路附近一60多岁的退休老人陈老伯称,每年的过年过节他都能看到一些人提着大包小包走进那些店,里面都是贵重的烟酒等高档礼品,其实这些店是在帮那些人销赃。陈伯面对这些事情很不满,他对记者说,2004年《检察日报》刊登文章:《贪官家产烟酒卖了100万》,江西上饶的一个原地委书记受贿,他把别人送来的烟酒和茶叶拿去变卖,结果卖了100万。他认为这是洗钱,把黑钱变成合法的钱,把非法收受的礼品变成了现钱。
金融专家蔡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实中一些人拿着大量高档礼品通过一些没有交易权限的途径进行变现,这是变相洗钱,这一行为的危害并不亚于地下洗钱行为。据蔡某透露,单这一项,保守估计每年在广州兑现至少在数千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