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品会不会有副作用
2007-02-22

人们在购买保健品的时候大多只关注功效,而很少有人关注其成分。广安门中医院的专家提醒,有些保健品也有副作用,因此,无论是买来自己用还是送人,一定要搞清楚其中的成分再“对症下药”,这样才能比较保险。

问题1 夸大宣传

  保健品也要“对症”

  节日期间热销的解酒类保健品最火热。记者在采访调查中发现,仅具有解酒护肝功效的保健品就将近20种。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解酒护肝保健品的成分多为中成药,主要是葛花、葛根、白芍、柴胡等,声称能迅速将酒精排出体外。部分产品甚至宣称平时吃可以护肝,喝酒的时候作用就更大。

  专家观点:葛根、柴胡等药材确实具有解酒护肝功效,但其治疗效果因人而异,并且它们的功效比较缓慢,能解一定的酒毒,但是不可能迅速解酒。而白芍对肝阴不足的人有保肝效果,对其他体质的人却适得其反。此外,有的人是肝阴虚,有的人是肝火旺,用药也大不一样。可能这些产品有一些缓解头痛、减少酒精吸收的作用,但是短时间内不会有很大的改变。

问题2 概念包装

  保健品不能治病

  还有一些看似普通的商品被赋予“特殊”功效,“保健枕头”就是其中一个例子。记者在调查过程中发现,超市中多数保健枕头为荞麦皮、熏衣草、菊花等花草植物枕头,传统药材如决明子、金银花、三七等也加入其中。销售人员向记者推荐了一款熏衣草健康枕,称其有使人心情宁静、缓解紧张、消除神经衰弱、防螨抑菌等功效。但记者打开包装后,却发现并无熏衣草填充。销售人员解释说,熏衣草精华都吸附在枕套上了,在睡觉时就会发挥作用。

  专家观点:保健枕头的中药成分确实有缓解神经衰弱等功效,但中药本身见效慢,这种外用的保健枕头只能起到调节作用,使用起来虽然没有危害,但消费者也不要过于相信产品所谓的治疗功效。

问题3 非法添加

  保健品掺入西药成分

  市场上的抗糖尿病药物和保健品也是种类繁多,一些标榜纯中药却非法添加西药成分的情况最为常见。虽然近年来各地执法部门屡查屡禁,但面对巨大的利益,仍有保健品在散布“根治糖尿病”的谎言。

  专家观点:一般那些宣称是纯中药的治疗糖尿病的药品或保健品中最常添加的降糖西药成分是格列本脲、格列齐特和格列吡嗪。主要是因为这3种药物的作用强度很大,尤其是格列本脲,降糖相对其他药都要明显。因此不法药商利用这一特点,大肆宣传其产品的疗效明显、降糖速度快。如果长期大量服用这些添加了西药的保健药品,最终会造成病人低血糖或肾病,甚至导致死亡。还有一些降糖保健品,虽然没有非法加西药成分,但却大肆宣传有功效,而且效果明显,如蜂胶、苦瓜、南瓜类保健品等。虽然蜂胶类天然品有调节免疫力的作用,也只能是辅助作用,并没有像药物一样有针对性。

转自:北京娱乐信报 作者:王晓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