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白金可增加中风危险
2007-02-08

 核心提示:方舟子发布新书《科学成就健康》,矛头指向当前最流行的、最名牌的保健品,并称许多保健品误导消费者。而被其点名的珍奥核酸及脑白金广告仍坚称其疗效。

  2月4日下午14时30分,著名科普作家方舟子新著《科学成就健康》在北京王府井书店首发。由于作者“用科学说话”,点名道姓地揭露了二十多种常见虚假保健品真相,并且根据对药监部门的通报、医学研究文献等资料的搜集整理,用近二十页的篇幅,列举了一些常见中药的毒副作用,使得这本科普著作上个月刚面世便引起了各方强烈的关注。但就在新书首发前几日,方舟子却被三名不明身份的人跟踪并进行恐吓。

  点名道姓揭批保健品

  2月4日,集体亮相的方舟子、何祚庥(中国科学院院士)、司马南、郭正谊(中国科普所原副所长)是来出席方舟子的新书《科学成就健康》首发式的。首发式的主题定在“识别假医、假药、假保健品”上,这也和这本书的主题基本一致。没有开场白,四人直接将矛头指向当前最流行的、最名牌的保健品,并称许多保健品误导消费者。

  这本书共有五章,分别是“科学地看待保健”、“正确认识营养素”、“常见保健品真相”、“认识现代医学”、“科学看待中药毒副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在此书序言中说,这是一本讲述科学保健知识的书,一本科学地介绍保健品、营养品的书。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开列了一大批虚假保健品,开列了一大批做夸大宣传的营养品。揭露“陷阱”,点名道姓,不讲情面。

  对于常见医疗、保健骗局,书中告诫,第一不可轻信其广告中堆砌的“科学术语”,尤其是那些紧跟形势跟得特别紧的,比如跟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后面推销“基因食品”、“基因药品”的,跟在“纳米技术”后面推销“纳米产品”的,跟在“干细胞技术”后面推销“干细胞保健品”的,更不要相信。因为一项科学成果要得到应用,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往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而不会一夜之间创造出奇迹;第二不要相信有利益关系的“科学家”;第三不要轻信所谓“权威机构”的“鉴定”。第四不要轻信名人的“证词”,在科学上,一种保健品、药品是否有效,个人的证词不足以信赖,只有依靠双盲的、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才能验证。

  定期服用维生素适合所有人吗?某种维生素摄入过多,会有何毒副作用?什么样的人需要补钙?怎样补钙最有效?钙补得太多有什么副作用?体内的微量元素比如硒,缺少了不行,那么对市场上出现的“富硒”食品、保健品,食用过多是否也会中毒?螺旋藻健康吗?人体需要“排毒”吗?核酸有必要补吗?……《科学成就健康》用简洁晓畅的语言,澄清了一些似是而非的健康观,给消费者关心的许多“保健问题”提供了科学的解答,并告诉读者应该怎样科学地看待健康、保健问题。

  此书的另一个焦点,是第一次集中介绍了常见中药的毒副作用。方舟子表示,一般人会认为毒副作用只有西药有,而中药没有。西药的毒副作用是在每份西药说明书里都写得清清楚楚的,唯恐使用者不知道,但中药的毒副作用却是被普遍隐瞒的,这方面的信息也很少。比如,2003年2月新华社以系列报道的方式,首度披露了著名“清火良药”龙胆泻肝丸的主要成分关木通含马兜铃酸可能导致尿毒症,该药名列公费医疗药物名录,在国内就有十几家药厂在生产,而早在1993年西方医学界便已经注意到了马兜铃酸导致肾衰竭的问题,并且有许多国家都陆续发出了含马兜铃酸中药的禁售令。

  “一种药物被使用了几千年,并不能证明其无毒。有的药物毒性较慢,中毒症状要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才会出现,例如能导致癌症、畸胎、肝肾损伤的药物毒性,是很难通过经验摸索出来的,而必须经过动物试验、严格的临床试验或流行病调查才能发现。许多历来被认为无毒的中药,现在都被发现有严重的毒副作用。我想做的,就是警告读者不要轻信中药没有毒副作用的广告宣传。”方舟子说。

  “脑白金的成分是什么?是一种抑制性成熟的激素。滥用激素可能会增加中风的危险。”

  “人体不能直接吸收核酸,食用核酸过多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人吃了核酸营养品觉得‘效果不错’是心理作用。”

  除了脑白金和核酸产品,这本书还对丰胸产品、减肥产品等都做了毫不留情的批评。何祚庥等人对方舟子的这本新书大加赞扬。中科院院士何祚庥称:“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开列了一大批夸大宣传的营养品。揭露陷阱,点名道姓,不讲情面。这才是真正对人民负责的科学精神。”中国科普所原副所长郭正谊说:“我坚决支持方舟子,现在电视虚假广告比比皆是,大家应该读读这本书,举一反三。”
2月4日下午14时30分,著名科普作家方舟子新著《科学成就健康》在北京王府井书店首发。由于作者“用科学说话”,点名道姓地揭露了二十多种常见虚假保健品真相,并且根据对药监部门的通报、医学研究文献等资料的搜集整理,用近二十页的篇幅,列举了一些常见中药的毒副作用,使得这本科普著作上个月刚面世便引起了各方强烈的关注。但就在新书首发前几日,方舟子却被三名不明身份的人跟踪并进行恐吓。

  点名道姓揭批保健品

  2月4日,集体亮相的方舟子、何祚庥(中国科学院院士)、司马南、郭正谊(中国科普所原副所长)是来出席方舟子的新书《科学成就健康》首发式的。首发式的主题定在“识别假医、假药、假保健品”上,这也和这本书的主题基本一致。没有开场白,四人直接将矛头指向当前最流行的、最名牌的保健品,并称许多保健品误导消费者。

  这本书共有五章,分别是“科学地看待保健”、“正确认识营养素”、“常见保健品真相”、“认识现代医学”、“科学看待中药毒副作用”。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祚庥在此书序言中说,这是一本讲述科学保健知识的书,一本科学地介绍保健品、营养品的书。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开列了一大批虚假保健品,开列了一大批做夸大宣传的营养品。揭露“陷阱”,点名道姓,不讲情面。

  对于常见医疗、保健骗局,书中告诫,第一不可轻信其广告中堆砌的“科学术语”,尤其是那些紧跟形势跟得特别紧的,比如跟在“人类基因组计划”后面推销“基因食品”、“基因药品”的,跟在“纳米技术”后面推销“纳米产品”的,跟在“干细胞技术”后面推销“干细胞保健品”的,更不要相信。因为一项科学成果要得到应用,从实验室走向市场,往往要经过很长的时间,而不会一夜之间创造出奇迹;第二不要相信有利益关系的“科学家”;第三不要轻信所谓“权威机构”的“鉴定”。第四不要轻信名人的“证词”,在科学上,一种保健品、药品是否有效,个人的证词不足以信赖,只有依靠双盲的、大规模的临床试验才能验证。

  定期服用维生素适合所有人吗?某种维生素摄入过多,会有何毒副作用?什么样的人需要补钙?怎样补钙最有效?钙补得太多有什么副作用?体内的微量元素比如硒,缺少了不行,那么对市场上出现的“富硒”食品、保健品,食用过多是否也会中毒?螺旋藻健康吗?人体需要“排毒”吗?核酸有必要补吗?……《科学成就健康》用简洁晓畅的语言,澄清了一些似是而非的健康观,给消费者关心的许多“保健问题”提供了科学的解答,并告诉读者应该怎样科学地看待健康、保健问题。

  此书的另一个焦点,是第一次集中介绍了常见中药的毒副作用。方舟子表示,一般人会认为毒副作用只有西药有,而中药没有。西药的毒副作用是在每份西药说明书里都写得清清楚楚的,唯恐使用者不知道,但中药的毒副作用却是被普遍隐瞒的,这方面的信息也很少。比如,2003年2月新华社以系列报道的方式,首度披露了著名“清火良药”龙胆泻肝丸的主要成分关木通含马兜铃酸可能导致尿毒症,该药名列公费医疗药物名录,在国内就有十几家药厂在生产,而早在1993年西方医学界便已经注意到了马兜铃酸导致肾衰竭的问题,并且有许多国家都陆续发出了含马兜铃酸中药的禁售令。

  “一种药物被使用了几千年,并不能证明其无毒。有的药物毒性较慢,中毒症状要经过几年甚至几十年才会出现,例如能导致癌症、畸胎、肝肾损伤的药物毒性,是很难通过经验摸索出来的,而必须经过动物试验、严格的临床试验或流行病调查才能发现。许多历来被认为无毒的中药,现在都被发现有严重的毒副作用。我想做的,就是警告读者不要轻信中药没有毒副作用的广告宣传。”方舟子说。

  “脑白金的成分是什么?是一种抑制性成熟的激素。滥用激素可能会增加中风的危险。”

  “人体不能直接吸收核酸,食用核酸过多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人吃了核酸营养品觉得‘效果不错’是心理作用。”

  除了脑白金和核酸产品,这本书还对丰胸产品、减肥产品等都做了毫不留情的批评。何祚庥等人对方舟子的这本新书大加赞扬。中科院院士何祚庥称:“书中最有价值的部分,是开列了一大批夸大宣传的营养品。揭露陷阱,点名道姓,不讲情面。这才是真正对人民负责的科学精神。”中国科普所原副所长郭正谊说:“我坚决支持方舟子,现在电视虚假广告比比皆是,大家应该读读这本书,举一反三。”
  

   转自:北京晨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