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别为送礼愁出病
2007-02-07

 春节临近,一些人在期待假期的同时又为过节送礼愁得心神不宁,不知该给同事、上级、客户、家人、亲戚、好友、男(女)朋友准备什么礼物。礼轻了怕表达不到位或对方不领情,礼重了自己招架不住又怕对方不敢收,于是晚上睡觉都在权衡利弊,白天上班也走神。北京阳光华仁心理咨询中心的刘京梅咨询师指出,这种症状俗称之为“送礼焦虑综合征”。

  案例

  刚工作半年的小牛原本十分敬业,最近却总在工作中出错。

  原来,刚毕业的他是正在为去拜见女友的父母而发愁,还为给女友的七大姑八大姨送的礼物发愁。到了年关,还得答谢曾经帮助过自己的老师和即将结婚的朋友,还有老家的父母及亲戚们的礼物。这么粗略一算,仅礼物开支就得预备五六千元。一想这些,他就坐卧不宁,头昏脑涨。

  症状

  烦躁不安、精神紧张、情绪低落、头痛眩晕、注意力难集中、易激动、心烦失眠多梦、食欲不振等多种症状,这些症状基本上都是由于心理波动而引发的生理反应,如果程度严重即是“送礼焦虑综合征”。

  三类人易发“送礼焦虑症”

  1.内向型的人。

  这类人平常不喜欢交际,应对能力差,对于通过礼品来联络感情或维系人际关系的事感到压力很大,由此产生内心的恐惧和焦虑。

  
2.道德价值评价高的人。

  这类人道德感相对强烈,易对“送礼”产生抗拒感,为了拉拢关系而送礼背离了自己的价值观,于是产生矛盾心理。

  3.过于在意别人评价的人。
 
  有些人过于看重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担心礼物不够时尚,送到亲朋手里对方是否喜欢;给领导同事的礼物怕禁不住比较,显得档次不够或过于老套。如果自己的礼物被别人比下去了,担心对方怎么看待自己,由此很不自信。

  对策

  1.有意识地改变个人看问题的方式

  不要将人际关系问题与送礼相联系,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要强迫自己改变处事习惯和道德原则。

  
2.寻找周围的支持

  向你值得信任的同事朋友倾诉,把你的烦恼都讲出来,你会发现有很多人跟你有一样的遭遇,从沟通中知道别人的缓解方法。

  3.通过移情缓解焦虑

  如果焦虑只是短期症状,程度也比较轻微,可以从事一些休闲娱乐活动进行移情,或者有意从事一些放松的训练。在导致紧张的送礼行为发生前听听轻音乐,或者在令你紧张的送礼对象面前把对方假想成自己的亲友等等。

  
4.量力而行切忌攀比

  节日送礼要量力而行,切忌与人攀比。

       对自己的经济能力及人际关系作出理性的评价,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要来行事,换位思考对方是更重视亲情的交流还是礼物的价值,要把赠送礼物当作一件快乐的事去做,也可用短信、电话、电邮等形式来表达节日的祝福。

  
5.专业心理咨询

  当焦虑无论如何也不能缓解,并且出现程度较重的失眠、激动、沮丧等症状时,可以考虑求助专业的心理咨询人士,以及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少量抗焦虑药,稳定一下情绪。

  转自:竞报   作者:鲁海燕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