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饭须防4大花招
2007-02-05
春节餐桌大探营系列报道之一 吃年夜饭须防四大花招

  开篇语

  春节永远离不开“吃”这个第一主题。家里吃、饭馆吃、北京吃、外地吃、外国吃,要想吃得明白、吃得干净、吃得健康、吃得划算,还得看本报为您准备的十期系列报道“春节餐桌大探营”。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了,过年,市民最为重视的就是除夕的年夜饭,去饭店酒楼吃顿年夜饭已经成为时尚。然而年夜饭里究竟有多少暗藏的花招呢?记者以消费者身份进行了暗访。

  花招1

  年夜饭无法点菜

  在一家大型家常菜馆,两位预订年夜饭的老人就犯了难,“这几份菜单里都没有孙子爱吃的鸡蛋羹,想加个菜都不行,都跑好几家餐厅了,真没想到吃个饭还这么多限制。”

  记者以消费者身份先后走访了20多家餐厅,发现预订年夜饭均不能点菜。在一家海鲜酒楼,听说记者想订年夜饭,服务员拿出了事先准备的四款年夜饭谱,而将普通菜谱收起,并表示,预订年夜饭不能点菜是老规矩,只能从四款菜单选择不同档次的宴席。

  至于为什么不能点菜,餐厅饭店方的负责人众口一词地表示,年夜饭客人多,便于统一操作、提高效率。但不少顾客认为,饭店这么做,是限制了自主权。

  花招2

  特制菜谱雾里看花

  对于年夜饭,绝大多数饭店都推出了特制的菜谱。记者走访中发现,不少预订年夜饭的顾客为菜品与工作人员再三理论。“菜谱上只有‘团团圆圆’、‘金玉满堂’等菜名,可究竟是什么菜、什么做法、什么口味、多大分量,根本就不清楚。”市民赵先生说。而几番询问后,才得知只是青菜、萝卜等低档菜。

  那么,宴席价格是如何算出的呢?服务员说,菜单上推出了很多新品,这些菜如果单点的话,价格更高,宴席给出的价格是吉利数,其中包含了一些折扣,所以没明示每道菜品的价格。对于信息不明示,不少餐馆及饭店的负责人都解释为制作菜单时间匆忙,所以相关信息没有标出。

  花招3

  巧立名目模糊收费

  在记者走访的多家餐厅饭店中,均发现筷子、茶水、餐巾纸等小项目并没有明示,是不需要交费吗?而不少消费者表示,以往吃年夜饭时,这些没有标明的项目都需要交费。

  记者先后询问了多名负责预订年夜饭的工作人员,他们均表示这些小项目都需要收费,由于收费金额小,在菜单上没有明示。而对于包厢、贵宾厅收费,也并没有明示出来,而仔细对比后,能发现有一些差别,比如,一些酒水饮料价格往往不明示,包间菜价高于大堂菜价等。一些酒楼设有贵宾厅,其菜价大多高于大堂菜价,而这些都需要询问才明确告知。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原料缺斤少两、原料不新鲜、原料材质不符都是模糊收费的问题。

  花招4

  “定”“订”不分 不签合同

  记者走访中了解到,多数餐厅饭店的年夜饭一桌在600元到2000元之间,而预付定金为100元或200元。如果预订了年夜饭而没有去吃,饭店方面表示不退定金。

  订金和定金一字之差却有严格的定义。订金是预订性质的预收款,商家在最后结算总账时,消费者的订金可作冲抵。如果一方违约,另一方可按双方事先约定的实际损失索赔。而定金具有法律性质的预收款,消费者违约,定金将被商家没收;如商家违约,定金将双倍偿付给消费者。记者提出能否签订一个书面合同约定饭菜质量和违约责任,均被告知不签合同。

  【观点】

  消费者:年夜饭尴尬问题很多

  看不见的猫腻还有很多。比如临时加桌,当天来了客人怎么办,只能加桌,这样就牺牲了顾客本该享受的舒适用餐环境;“大锅饭”也是常有的事,平时最多同时炒两份菜,但挤得满满的几十桌甚至上百桌,十几桌的菜一起烹制也不足为奇,味道大打折扣。

  烹协:不对年夜饭做硬性管理

  中国烹饪协会副秘书长边疆表示,年夜饭的社会性越来越强,普遍情况是满负荷运作。

  年夜饭作为市场行为,管理多靠企业自身把握,但菜品质量、服务及卫生标准都有相关规定。

  律师:消费者要有合同意识

  北京包律师事务所的曾凡荣律师认为,对于目前年夜饭预订饭店不签书面合同的情况,消费者应主动要求签订书面合同,而收据一定程度上也具有合同效应。要保存好相关证据,发生纠纷后及时主张自己的权利。

  转自:北京娱乐信报   作者:陈燕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