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护人员的洁癖是咋回事?
2006-12-23

        说起医护人员的职业病,人们便不由自主地想到洁癖,而在洁癖方面,外科比内科要严重,护士比医生严重,手术室护士又比外科护士严重,他们出门一般都在不停地洗手,出去吃饭只肯用自己的杯子;公共座位她们从来不坐,逼不得已要坐的话,那也会铺上自己携带的手帕纸巾之类;推门很少用手,用肘弯或者干脆用脚。

  个案:

  唐医生,今年30岁,医科大学毕业后一直做医生。近半年来,她在检查病人时总是担心病人的病会传染给自己,并由自己传染给家人、朋友、同学。

  她自己也知道这种想法是荒谬的,也不符合医学常识的,但只要一跨入医院大门就不能克制,总是想摆脱而无法摆脱,而且最近又会出现反复洗手反复冲凉的毛病。

  记得有一次她在下班后冲凉时,总感觉自己的身体不干净,洗了一遍又一遍,一直折腾到凌晨三点才结束,连续三天都如此。后来逐渐发展到在外面穿的衣服不能穿进家门,要在客厅将衣服外套脱掉装入塑料袋反复洗涤后才放心。

  对家人也是如此,5岁大的儿子从幼儿园回家,她首先将他全身剥光,然后“抓”到冲凉房去洗半小时,儿子对其极其反感,认为她是疯子。她的先生也因害怕反复洗手,洗澡,常常借“工作太忙”、“要加班”而不回家。

  分析:

  在特定的生活环境下,我们会养成一些习惯,比如说医生、护士喜欢洗手,有的人做事怕出错,反反复复地检查。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洗手习惯只是轻微的,或暂时性的,当事人不觉痛苦,也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就不算病态,也不需要治疗,比如反复检查门锁,许多人都有这种毛病,如果每天重复的次数不多,强迫行为对自己的生活没有什么妨碍,不用管它。而像唐医生即属于强迫性神经症。

  这种症状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勇敢理智地面对它、战胜它,患者可以试试以下几种自我心理疗法,它可以帮助缓解压力和紧张情绪造成的强迫心理,预防症状的发生。

  顺其自然法:任何事情顺其自然,做完就不再想不再评价。特别是完美主义者,要学会肯定自己,少与他人攀比,要认识到世界上不存在十全十美的人和事。

  宣泄疗法:对家人和朋友说出心理创伤和紧张恐惧心理,把内心的痛苦发泄出来,说出自己的恐惧,也就降低了恐惧,说出自己的紧张也就缓解了紧张。

  转移注意力:当出现症状时,要想办法转移注意力,尽快脱离现实症状,摆脱痛苦。尽可能地把时间安排得紧凑,使自己没有时间去实施诸如反复检查门锁反复洗涤等强迫行为。

  多参加文体活动:从事各种有趣的文体活动,可以解除生活或工作中的单调、乏味,减少精神压力和紧张情绪。坚持正常的学习与生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让生活充实起来,就会减轻症状的干扰,恐惧和焦虑也会逐渐减轻,同时可以选择运动锻炼和户外活动来充实生活,减轻强迫心理的干扰。

       转自:健康时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