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恐惧征”悄悄找上门
2006-01-26

 

     据研究发现,由于觉得学习生活压力大,不少大学生存在适应不良,抑郁、强迫、焦虑,等心理问题。而近年来因各种原因休学、退学的大学生中,由于心理疾病而导致休学、退学的学生人数已占休学、退学学生总数的1/2左右,并有继续上升的趋势。

     那么,怎样才能让大学生适应学习生活环境,尽快走出迷惘和困惑呢?家长要教育学生除了做好充分的学习准备外,还应该重视和进行必要的心理准备。

     要上学了 可我情绪很低落

     暑假逐渐临近尾声,来青少年心理咨询中心求诊的学生却多了起来。沪上几条心理热线的反馈也显示,临近开学,家长打来的咨询电话比平时增长5成。求助的孩子虽然年龄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点:对即将到来的学习生活缺乏必要的心理准备,产生了焦虑、恐惧的情绪。假期无忧无虑的生活与开学后紧张的学习生活,形成了鲜明反差,因这一反差而导致的心理问题,称为“开学恐惧征”。

     “开学恐惧征”是一种情绪障碍,主要特点是对学校产生恐惧。它不是一个专用的医学术语,也不同于一般的学校恐惧征。只是由于近几年此类学生较多,才形成了这样一个俗语。它的主要症状是情绪低落、心慌意乱、无缘无故发脾气、浑身疲劳、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失眠等,有的还有头痛、胃痛等躯体不适症状。

     开学恐惧征的主要诱因是“开学”,它会导致学生对学校生活产生焦虑和恐惧,或“唤醒”分离性焦虑、学习适应不良、人际交往困难等不良情绪和行为。前者是由于自己的人格缺陷或对学校和学习过于紧张所致;后者往往是在学校学习或在其他活动上有过挫折和遭受委屈、羞辱的经历。升学压力、人际交往不适应等方面是导致“开学恐惧征”的重要原因,心理素质和适应能力较差的学生、在学校经常受到老师批评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对新环境不能很快适应的学生、部分过于追求完美的优秀生是“开学恐惧征”的易发群体。

     为你开张“开学恐惧征”处方:主动适应多交朋友

      1,摆正心态,正确定位。

     不少学生会发现,大学里群英荟萃,同龄的“精英”们或许会使自己原先的荣耀感在不自觉的比较中荡然无存。此时,如何摆正心态、冷静清醒地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是非常重要的。既不能盲目自大,也不能自怨自艾,既要肯定自己的优势,同时也要正视自己的不足,充满信心去迎接新的挑战和生活。

     2,具备自立能力。

     上大学意味着告别父母的照顾,开始全新独立生活,衣食住行、饮食起居都要自己去计划安排、统筹兼顾。只有做好自立的心理准备,才能坦然地面对大学生活中一系列琐碎的事务,合理地支配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有条不紊地学习、生活。

     3,学会把握方向。

     现实生活中的大学已不再是与社会隔绝的“象牙塔”了,对物欲的向往,对金钱的崇拜,这些社会上存在的不良风气,难免会对校园中的学子产生影响,对此,大学新生更应把握好自己生活的方向,学会自尊、自强、自立。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