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事拖延的弊端
2006-12-07
  你有做事拖延的习惯吗?你身边有喜欢拖延的家人、朋友或同事吗?也许你早已对自已或别人的拖延习惯感到烦恼甚至深恶痛绝,或许你觉得这只是一个小毛病,算不得什么。但请你注意,拖延可不是小毛病,它是一种不良的心理和行为习惯。行动起来,让我们将拖延赶走!

随处可见的拖延

  例一:小周绝对属于被称为“白骨精(白领+骨干+精英)”的社会成功人士。已经三十多岁的她看起来还很年轻,而且精力过人。尽管她知道女性应该每年进行一次全面体检,但总是抽不出时间去医院。年初忙着计划,年中销售压力大,暑假要带孩子去旅游,年底会议成堆……等到终于有一天她感到身体极度不适而去医院时,已经晚了,她被诊断为“卵巢癌晚期”。

  例二:晨晨是个聪明活泼的孩子,就是有一个拖延的毛病,可把父母愁坏了。每次放假,他总是先痛快玩,把作业撂一边,任妈妈怎么催促也不肯写,直到快开学了才白天黑夜不停地赶作业。不光学习,别的事情他也经常有各种借口拖着不做。书桌该整理了,脏袜子还没有洗,借同学的光盘早就该还了……“哎呀,我忙着呢,明天再说!”他总是这样回答。

  例三:当老板可真不容易。王总近来发现下属不好管理了,尤其是那个销售经理许海,布置他去做的工作老是不能按时完成。开会的时候他经常是最后一个到,订好的计划一到他去执行就总会遇到各种阻碍:什么客户出差了呀、路上堵车、生病了、材料还没有准备好等等。王总对他很是恼火,要不是碍于推荐人(那可是公司的一个重要客户)的情面,早就把他给开了。

为什么人们总是拖延

  任何现象的存在并得以维持一定是有原因的,拖延也不例外。那些常说(还带着无辜的表情!)“我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真是莫名其妙”的人只是从来没有好好审视过自己拖延行为的内在动因而已。

  造成拖延的原因很多,总结起来大概有这样几类:

1、缺乏目标,动机不足

  “我不知道做这些事情有什么意义。”“真的有这么重要吗?还是等我心情好了再去做吧。”“早做晚做又有什么差别呢?还有比这更有趣的事情。”

  持上述想法的人往往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需要,也许从未制订过人生目标,只是被动地接受他人的安排或指挥。一个需求模糊、没有目标的人是悲哀的,因为他很少能体验到目标达成时的巨大成就感和幸福感。

2、消极思维

  “这项工作很难,很令人厌烦。”“我肯定会做砸的。”“这么多事情,永远也干不完。”

  思维的力量是巨大的。一个人的想法可以影响他对事情的预期和对自我胜任能力的评价。当他认为任务的难度很大或对自己没有信心时,就常常会拖延。晨晨不喜欢写作业,尤其害怕作文,总觉得作文太难了,所以一拖再拖。小康喜欢上奇奇,想找个机会向她表白,可又觉得自己长得不帅、学习不够好,怕奇奇看不上自己,于是错过了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其实,事情未必真如我们想象的那么难,而且人们往往会低估自己的潜能。

3、回避焦虑,惧怕失败

  喜欢拖延的人对于压力比较敏感,当他们不得不去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情时,就会感到巨大的压力,导致退缩和回避行为。小周不去体检,除了健康意识不强外,也害怕真的查出什么毛病来自己无法承受;销售经理不愿意见客户,说明他不喜欢承受销售工作中不可避免的焦虑和失败体验。

4、被动攻击

  对某些人来说,拖延还是一种情绪和态度的表达。当他们讨厌别人、不赞同对方的意见而又不愿意(或不能)正面反对时,就采取不理睬、不执行的办法,以被动的形式“攻击”对方。被动攻击通常是潜意识的,拖延者很难意识到,更不会承认。

  此外,拖延还会带来一些其它好处,使得拖延行为得以维持。如果一个人总是拖延,别人也许会来帮助他、替他完成事情。晨晨实在写不完作业时,妈妈就会来指导和帮助他;丈夫总是不打扫卫生,太太不能忍受家里的脏乱,只好自己一个人干。

  有人会说,拖延有这么多理由和好处,为什么还要改变这个习惯呢?这是因为在获得好处的同时,拖延者可能会面临多种消极后果。

拖延的后果

  尽管每个人都能自由选择我们愿意做或不愿意做的事情,但是拖延的后果也得由我们自己承担。

后果一:错失机会

  拖延者可能会丧失很多机会。小周拖延体检的结果是错失了早期治疗疾病的宝贵机会!小康喜欢奇奇,如果还不抓紧时间向她表白的话,说不准哪天奇奇就被别的男孩子追走了呢。

后果二:自我评价降低

  拖延者往往对环境和自己抱有消极悲观的看法,而拖延行为本身更肯定了这一点。总是不愿、不敢去面对现实要求,缺乏任务完成后的成就感和喜悦心情,这种失败的体验会降低拖延者的自我评价和自尊。一个总是拖延学习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是没有信心的,一个工作上拖延的员工在单位里不可能得到他人的尊重和好的评价。

后果三:消极情绪

  很多事情并不会因为人们拖着不做就不需要做了。现实的压力总是存在的,越躲避,事情积压得就越多,令拖延者处于烦躁、焦虑和恐惧当中。由于拖延引起他人的失望、不满和愤怒,他们的批评和指责也会引发拖延者更多的消极情绪。

后果四:人际关系受损

  拖延对人际关系的损害是致命的,因为拖延行为意味着一个人对别人的不重视、不合作、不守信用和不负责任,对方当然会重新考虑与拖延者的关系。许海的拖延令老板极度不满,看来他的饭碗也端不长了;一个总是失信于朋友的人,朋友也会离他而去。

链接:

行动起来

  要想克服拖延的坏习惯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你只需要行动起来,并掌握正确的方法。

步骤一:激发动机

  一个成熟的人应该明白自己需要什么,应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现实条件制定长短期目标,明辨利弊,这样就会知道哪些事情是重要的、不能拖延的(时刻记住拖延的后果!)。至于那些既不重要又不喜欢的事情,为什么不干脆拒绝或取消呢?如果做不到的话,试试决断性训练吧。

步骤二:制定计划

  有效的行动来自有效的计划,要尽可能将计划做得详细而又明确,包括行动开始的时间、步骤、方法和应对困难的措施等。

步骤三:简化任务

  人们因为害怕困难而拖延,因此把任务分解为若干容易执行的小步骤,你就可以轻松开始了。你可以采取两种任务分解技术:一种是减少工作量,包括较短的工作时间或较少的任务数量,如果你需要读完一本书,那么一开始规定每次阅读15分钟或20页,这个数量应该让你觉得可以轻松做到;另一种是把任务分解成按逻辑顺序排列的小步骤,然后按分步骤行动。这样,每次只做一小步,感觉就不会那么困难了。

步骤四:培养积极思维

  对于拖延者经常持有的消极思维,需要运用认知改变技术来逐步培养乐观、积极的思维模式,请参考认知治疗的相关书籍。

步骤五:自我激励

  只要开始行动了,无论是否顺利、结果如何,你都要自我认可,并适当奖励自己。你可以允许自己在完成任务后休息,给自己买好吃、好玩的东西,做喜欢做的事情等等。永远不要否定自己的努力。

  作者:棱镜 转自:家庭医生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