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度心理防卫影响人际
2006-12-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体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总有一些人败下阵来,再加上自身性格、家庭、社会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有些人就会产生怯懦和很强的自卑感,极易导致紧张不安、烦躁、焦虑或抑郁,为达到心理平衡,他们往往采用了过度的防卫手段,将对自身的不满投射到别人身上,把“我讨厌自己”转嫁成“别人讨厌我”,从而形成工作、生活中的“心理过度防卫”。譬如刚参加工作的沙小姐,在工作中遇到许多困扰,总害怕别人说她“笨”,每时每刻都在提防别人的言行,因而甚感自卑和烦恼。这就是一种“过度心理防卫”机制产生的作用。

    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自我认识与本身的实际情况愈接近,所表现的自我防卫行为愈少,社会适应能力就愈强,反之则不然。对于过度防卫者,别人一次两次可以接受,时间一长就会避而远之。而过度防卫者则认为是别人看不起他,为了减轻自己的痛苦而再一次伤害他人。如此形成“恶性循环”,不仅损害了自身的心理健康,也使人际关系陷入僵化,导致了自己社会适应不良。在人生的旅途上,并非都是铺满鲜花的坦途,若一蹶不振,情绪低沉,心情抑郁,精神反常,心理上防卫过度,长期处于沮丧、懊悔、消沉、苦闷、忧伤的状态,不但影响工作情绪和生活质量,而且有害于身心健康。

    要防止心理防卫过度,应该注意以下四点:

      1.是要培养自我认识和自我接受能力,客观地评价他人,全面看待自己的优缺点,找出自身存在的不足,正确处理成功与失败的关系。

      2.根据自身环境和具体情况,不好高骛远,确立一个符合自己的目标,充分发挥自我优势,做一些自己满意的事,以求平衡。

      3.要注意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同事之间应以诚相待,避免形成过强的嫉妒心理,多向有经验的人学习请教,努力克服自卑、怯懦的不良情感。

      4.自我解嘲,就是当自己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产生不良情绪时,为了消除或减轻内心的苦闷和烦恼,有意丑化得不到的东西,以此进行自我安慰,求得心理平衡,以防思想和行为出现偏差。如同寓言中所说的那只狐狸,曾经挖空心思、千方百计要得到高墙上那串葡萄,可是最终还是未能如愿。于是便转身边走边安慰自己:“那串葡萄一定是酸的!”在得不到甜葡萄的情况下,只得吃酸柠檬却硬说柠檬是甜的,有意美化得到的东西。这种心理防卫方式,可以帮助自己松动一下既定的可望而不可即的追求目标,使自己失望、不满的情绪得到平衡和缓解,把自己锻炼得更加成熟和坚强。

来源:美丽新世界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