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吧让眼泪释放年终灰色情绪!
2006-12-01

哭吧让眼泪释放年终灰色情绪!

  年末日子不好过,公司里忙成一团,今年的大事、小事统统要收尾,明年的工作要早早拿出新计划。加班成了家常便饭,通宵赶制方案害得人眼袋肿得像金鱼。想破脑袋,也没有让领导满意的出彩创意,熬红眼睛赶出的策划被客户无情地枪毙。还有更惨的,勤勤恳恳干了快一年,年底算账,却发现业绩不佳!展望明年,看不到希望在哪里?

  忙加盲,让我们的情绪跌到了谷底。于是,在某一个被领导大声斥责的例会上,花尽心思写出的方案被客户拒绝的时刻,或者是拿到糟糕的业绩表的那一分钟,虽然一忍再忍,心酸、委屈的泪水还是一下子滑到了眼眶的边缘。

  可是,职场不相信眼泪,在OFFICE里号啕,换来的未必是理解和关心,还有可能给别人留下不够职业或者过于脆弱的坏印象。

  因此,心理专家提醒:年底是灰色情绪最容易堆积的时候,咬紧牙关一忍再忍,或者在灰色情绪控制下不分场合、不分时间的爆发,都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压力过大,负面情绪太多时,最好早点设法为自己减压。

  时下,“周末号哭族”已经从日本蔓延到了北京,流泪不再是软弱的象征。就像正在热播的选秀节目《舞林大会》,明星们的眼泪释放了自己的情绪,也感动了电视机前的观众。

  周末坐在电视机前,为《舞林大会》的明星们掬一把同情泪,或者看看凄美伤感的言情剧都是不错的年末减压大法!

  大明星变成爱哭鬼?

  近期,东方卫视的《舞林大会》收视率节节飙升,这是一档艺人、明星比拼舞蹈实力的比赛,可是看来看去,看到的不是明星们的高超舞技,而是一张又一张哭泣的明星脸。

  晋级了的喜极而泣,淘汰了的更是当场洒下伤心泪。女艺人哭得梨花带雨,男艺人也不甘人后:四十开外、满脸沧桑的孙兴哭得像个孩子,擅长搞笑的王喜、一贯潇洒的羽凡哭得抬不起头。大明星怎么变成了爱哭鬼?《舞林大会》为什么大受追捧?请心理专家做个分析。

  21世纪,人们的价值观正在改变,“男儿流血不流泪”,“眼泪代表脆弱”的感念正在改变。《舞林大会》这个节目就是明证。其实,自从《艺术人生》这类节目出现,节目制作人就发现将名人内心真实的感受传达出来,对观众具有格外的震撼力和吸引力。

  明星们本来都是社会的宠儿,他们有自己的擅长,比如拥有超高的人气,出众的歌喉,过人的演技,漂亮的外形。可是在节目中,比拼的却并非他们的长项。他们也要重新学习,重新努力,重新拼搏,就像普通人一样,因此他们很容易获得观众的认同。

  现代社会中,人们遭遇的挫折越来越多,很多时候不是努力了就有收获。明星们也不例外。当观众们看到这些名人在比赛中全情投入后,一样可能遭遇PK,遭遇淘汰,伤心落泪,会得到一种情感上的理解和共鸣,对自己在生活中遭遇的挫折积累的负面情绪也是一种释放。做普通人不易,做艺人更不易,谁不是一把辛酸泪?

  只是,不管是明星还是观众:我们都不是无所不能的,所以不要奢望所有事情都能做到完美,这样做事时,心态就会平和许多,也不容易被失败打垮。而且,一次失败并不代表所有失败,遭遇挫折后,最好的方法是尽快从灰色情绪中走出来,让失望与痛苦随眼泪一起流走。

  伤感的眼泪是一种排毒

  人类学家发现,在种类众多的灵长类动物中,人类是唯一会哭泣流泪的成员。达尔文认为,哭泣时,眼睛周围的微血管会充血,同时小肌肉为保护眼睛而收缩,于是导致泪腺分泌眼泪。对于人体来说,眼泪本身是没有意义的“副产品”。

  美国人类学家阿希莱·蒙塔戈的观点与达尔文截然相反。他认为,流眼泪对人体大有好处。这种益处影响了人类的进化,因而能通过自然选择被人类一代一代地保存下来。人类会流泪是适者生存的结果。

  蒙塔戈举例说:眼泪中含有溶菌酶,这是人体的一种自卫物质,它能保护鼻咽黏膜不被细菌感染。观察表明,没有眼泪的干哭,很容易使鼻咽黏膜干燥而受感染。

  越来越多的学者赞同蒙塔戈的观点,相信流泪行为对人体具有益处。

  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心理学家威廉·佛莱从心理学和生物化学的角度,对流泪行为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他把流泪分成反射性流泪(如受到洋葱刺激)和情感性流泪两类。5年时间里,佛莱的统计表明,一个月内,男人哭泣流泪的次数很少超过7次,而女人则在30次以上。

  晚上7~10点,同家人亲朋相聚,或者在看电视时,是情感性流泪发生频率最高的时间。佛莱用特制的小试管收集受试者的眼泪,对眼泪样品进行分析测试。他发现,情感性流泪的泪水中含蛋白质较多,而反射性流泪的泪水中含蛋白质较少。在这些结构复杂的蛋白质中,有一种据测定可能是类似止痛剂的化学物质。根据这一结果,佛莱推测,流泪可能是一种排毒行为,能排除人体由于感情压力所造成和积累起来的生化毒素;这些毒素如果不通过流泪排出,留在体内,将对健康不利;情感性流泪排泄毒素,使流泪者恢复心理和生理上的平衡,因而对健康有益。

  然而,通过眼泪排出的究竟是什么成分的毒素?眼泪中所含的又有哪些功能不同的蛋白质?它们是如何产生,怎样代谢的?这些连佛莱本人也不清楚。搞清楚这些问题,将能帮助人们判断佛莱的学说是否正确。

  有研究表明,人在哭泣后,其情绪强度一般会降低40%。这便解释了为什么哭后的感觉会比哭前要好了许多。

  研究发现,喜悦的泪水量大,味道很淡,而悲伤、愤怒的眼泪则水分不多,味道很咸,原因在于受刺激的是交感神经还是副交感神经。因此,悲伤时,流出泪水,有利于健康。

  科学家还发现:眼泪是一种要求别人来拥抱和安慰哭泣者的明显信号。眼泪能刺激一种特殊的荷尔蒙分泌,这种荷尔蒙能使人产生一种被人抚摸和拥抱的愿望。

  生活中,或许有千万个理由值得我们哭泣。哭泣是人类的天然权利,人们用哭来遣散怒气,排解忧愁。男人用“一醉解千愁” 的方法麻醉自己,不如用“一哭解千愁”的方法来解脱自己。

小知识:我们为什么哭

  流泪是人们与生俱来的简单行为,无需学习,人人都会,就像心脏搏动、肾脏排泄一样本能,像叹息、打喷嚏一样自发。

  唐人唐衢每读文章必哭,喝了酒也必定大哭。三国时,号称“竹林七贤”之 一的阮籍,每次出游,遇到无路可走时,常常恸哭而返。

  人们在悲伤的时候哭, 高兴的时候也哭;在失败的时候哭,胜利的时候也哭;在离别时候哭,团圆的时候也哭。不仅意志脆弱的人易掉泪,意志坚强的人也会哭。

  研究者说,根据哭泣的原因分类,其中1/2由于悲伤;1/10是由于恼怒;1/15是由于同情;1/20是由于担心;1/30是由于恐惧。一般人以为快乐时只会哈哈大笑,其实并非完全如此。快乐和激动时也会使泪水夺眶而出,约占哭者的1/5,比例相当高。

  不少孩子在打针时会大哭大喊。学者发现,这可能是为了减轻痛苦,因为从眼泪中发现,其中有可以导致痛苦的有害化学物质,通过哭泣把它们排了出来,人就会轻松些。调查发现,85%的女人在哭后感到轻松,男人则为73%。尽管如此,哭本身毕竟是悲伤痛苦的行为,所以并不是多哭为好,如果遇事大哭特哭不知节制,经常像林黛玉那样以泪洗面,肯定无益于健康。

  孩子的哭泣并无男女之别,但成年男人自以为要比女人坚强些,所以一向有“男儿有泪不轻弹”的说法。调查男女“正常”哭泣行为后证明,女人哭的次数的确多一些,平均是男人的5倍。女人哭10次就有5次是泪如泉涌,而男人只占29%。

  人们每次哭的时间长短不一。短的仅2秒钟,长的达两个小时,平均是1~2分钟。

转自:精品购物指南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