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瞌药”鱼?
2006-11-30
要辨别鱼体内是否有孔雀石绿,首先要看鱼鳞的创伤是否着色,受创伤的鱼经过浓度大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泡后,表面会发绿,严重的还长有青草绿色。

近期沸沸扬扬的多宝鱼风波可以说是“一条鱼腥了一锅汤”,不但导致北京市禁止销售多宝鱼,很多人吃鱼的时候也忐忑起来,不知道自己吃的鱼是否安全。有关人士指出,要想让百姓吃得安心,首先要从源头上抓管理,其次是管好流通领域和销售环节。与此同时,消费者最好也掌握一些鱼类饮食健康知识,保证自己的饮食安全。

鱼儿吃药,不是鱼的错。多宝鱼出了问题,“一棍子打死”的确可以反映出相关政府部门的决心。但是,如果出现了问题就禁售,那想想蔬菜里的农药残留,猪肉里的瘦肉精和注水肉,水发产品里的甲醛……那真的说不准什么时候人们会发现没的吃了。因此,政府部门该做的、该想的是让老百姓如何能安全放心地吃到鱼,而不是让某种问题鱼从百姓的餐桌上消失。 >>>>>>不止多宝鱼 海参海蜇全嗑药

◆吃了药的鱼有何危害?

鱼肉中可能残留的药物有三类。

一是硝基呋喃类药物,在国际国内均为禁用渔药,人体长期大量摄食含硝基呋喃类药物的食品存在致癌可能;

二是孔雀石绿,是一种带有金属光泽的绿色结晶体。它既可以杀菌,又可以作为染料使用。一般来说,渔民用它来预防鱼的水霉病等,或是使鳞受损的鱼延长生命。不过如果它在鱼体中残留时间太长,就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副作用,对人体绝对有害;

三是抗生素药,如恩诺沙星、环丙沙星、氯霉素、红霉素均是抗生素类药。

海淀区卫生监督所副队长周凤武指出,为了加大鱼的产量,养殖者一般会使用消毒剂和抗生素,前者如孔雀石绿,有可能致癌,后者如抗生素,会破坏人体的正常菌群,产生耐药性。

崇文区卫生监督所所长王刚说,国家并不禁止在鱼类养殖过程中添加药品,但有严格的用量规定,而且在鱼上市前一个月不能再投药,让鱼经过自然净化后再上市。

◆怎样吃鱼才安全?

要保证老百姓吃鱼安全,首先必须是政府部门从源头上抓管理,在流通中严格规范,对市场多监管,这需要渔业、工商、卫生等部门团结协作。如国家要严格规定鱼类养殖业中的药物使用情况,使其规范化。工商和技术监督部门要严格抓好产品的流通和加工环节。卫生部门要严格监管鱼类市场,保证餐桌、菜篮子的安全。 >>>>>>多宝鱼风波:我养的鱼我都不敢吃

王刚说,对销售鱼类的摊贩的卫生监督是卫生监督的重要内容,如要求摊贩保持鱼类的新鲜,使用的容器要定期消毒,控制交叉污染等。

作为鱼的“终结者”,消费者也得掌握一定的知识,让自己吃得更健康。

王刚提醒市民,最好到正规的大型市场购买鱼类食品,要从感官上多加辨别,挑选鲜活的鱼,千万不能吃死的、看着不新鲜的、变了质的鱼。

要辨别鱼体内是否有孔雀石绿,一是看鱼鳞的创伤是否着色,受创伤的鱼经过浓度大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泡后,表面会发绿,严重的还长有青草绿色;

二是看鱼鳍,正常情况下鱼鳍应该是白色的,而经孔雀石绿溶液浸泡过的鱼鳍也容易着色。

另外,若是发现通体色泽发亮的鱼也该警惕。对于不易识别的鱼,在吃前要尽量浸泡,这样即使鱼经过了孔雀石绿溶液的浸泡,也可以稀释,减轻对人体的毒害。

周凤武还提醒市民,尽量吃野生的鱼类和海鱼,而且不要长时间吃一种鱼类,饮食结构要合理。

购买活鱼回家后可以用清水养上一两天;如果是已经杀死时鱼也要尽量用清水浸泡1个小时左右,也可以使用洗涤液来去除毒素。鱼千万不要长时间存放,吃的时候鱼鳃部分一定要洗净、去掉。做法上,尽量煮透、蒸透,不要生吃。

转自:京华时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