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怕独处是“情绪饥饿”
2006-11-22

 案例:张小姐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职场白领,她工作时有个怪毛病,就是不断地给亲友打电话。为此老板时常批评她不敬业,她自己也非常苦恼。张小姐认为,如果不打电话而是独自工作,心里就会感到非常空虚无聊,甚至在单位呆不下去。

  心理分析:张小姐的症状是典型的“情绪饥饿”,有这种心理的人往往依赖性特别强,不能忍受单独做事情,一定得找个人倾诉。

  首先,“情绪饥饿”是母子共生期情感未分化的表现。孩子和母亲是天然的共生环境,如果这时母亲过早的离开孩子,把孩子交给别人抚养,这个孩子长大后就会有情感空洞,很难面对外面的世界。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特别需要别人的关注和爱,严重的甚至导致心理疾病和个性问题。

  其次,像张小姐这样“情绪饥饿”的人不能忍受无聊和空虚感,一定要把这些感觉发泄出去,让别人当她的情感篓子。她打电话也是为了求助,但是一般人都不能忍受她的这种做法,于是她的人际关系也随之紧张起来。

  那么,“情绪饥饿”究竟该如何解决呢?

  第一,要逐渐培养自己的独立性和忍受独处的能力,而不是一独处就拼命打电话,独处时的焦虑需要自己忍受。

  第二,张小姐显然需要强大的支持,但她的处世方法使她不能游刃有余地与人交流。所以,她需要先使自己的情绪平缓下来,再找一些能够听她倾诉的朋友。

  第三,如果类似情况很严重,就需要做长时间的心理治疗,通过心理治疗来修复她早年可能存在的创伤。

  (转自:生命时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