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日益物质化的时代,都市中充满着各种炫目的物品,吸引消费者的注意,越发达的国家,生活水平相对较高,但几乎许多人家中,都有许多「用不上的东西」。当收入超过温饱的需求时,看到可爱的、创意的、高科技的商品,难免会有拥有的冲动,拥有高价位、名牌的衣物、手表、珠宝、家电、三C产品,更成为炫耀身价的展示。
都市中的下一代常常受长辈、父母宠爱,养成要什么有什么的个性,也逐渐不懂珍惜已拥有的,许多都市儿童,玩具玩了一阵子就丢在一旁,丢了浪费也舍不得给人分享。现在虽然出现「换客」族群,多为年轻人,想将一些东西用「以物易物」来换取想要的物品,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满意的收获。在美国很多人家中有太多「用不上」的物品,常需很大的空间,甚至需租仓库来存放,所以美国小区常用「garage sale」(在私家车库进行的家中旧货出售,车库售物)或「慈善义卖」方式来清除「有用但用不上」的物品。
沉溺物质化的生活,会造成多种社会问题,在这能源日趋枯竭、高物价时代之际,收入无法负担生活各方面的需求,光是食衣住行基本开销就已不轻,加上奉养父母、抚养下一代、教育、医疗、养老,更是让现代人压力过重。太过注重物欲时,就会藉不正常的手段来获取财富,贫富悬殊、嫌贫爱富、贪污腐败、犯罪、非法行为就越来越严重,而对社会、国家的危害,及对未来发展也造成不易扭转的局面。
大陆现在众多农民工因多种因素,到都市去发展,下一代无论留守农村或到都市,都有后续问题要面对。最简单的例子,许多人到偏远乡村去,常会感到如厕、洗澡不方便。但是算一算,如果每个中国人都能享受到随时用冲水马桶、每天洗澡,自来水的需求量要多大?众所周知,地球的能源有限,如果每个人都想拥有发达国家、大都市的生活水平,五个地球都无法满足人类的欲求;何况地球不是只属于人类的,在满足人类欲求之际,动物、植物、海洋、溪流整个生态系,都已不堪负荷,温室效应、土地沙漠化、空气污染、水资源匮乏…,人类已尝到许多苦果。为了争取资源,国与国之间也产生诸多摩擦、甚至可能引起战争。
日前新闻报导,英国80%的人口住在不到10%国土面积的都市或近郊,大都市的人口负荷过大,拥挤的生活环境,造成居民身心的压力,所以常需要远离城市来纾解身心。即便物质文明高度发展,但金钱未必能消除空虚、孤寂、压力、疾病,吸毒、自杀、犯罪等也日益严重。
如今已有许多人已愿意自省,关爱地球万物,改变生活方式,降低物质欲求,提升心灵层面的成长。这并不是要每个人过着刻苦、家徒四壁的日子,而且确实不容易做到。如何提升心灵?花不花钱?买书报杂志、去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科技馆、动物园、植物园等)、写书法、画画、听音乐(不用说看表演、听演奏会、学音乐舞蹈了)、学手工艺、园艺、运动、旅游,什么都要花钱,而且较特殊的嗜好,如赏鸟、观星、摄影、露营、极限运动等更要不少开销,这对收入刚满温饱的民众来说,好像距离很遥远。希望大家能够深思,共同找出一些对策,让人与人、人与大自然万物,能和谐、永续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