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教育应从七岁开始
2006-11-09
  中国性学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北大医学部医学人文系主任胡佩诚教授昨天下午就“走向人类性健康”为题发表演讲。他指出,学校性教育应该从七岁开始,中国大学生的性知识水平只能打66分。 >>>>>>调查高校性教育 大学生性知识少得可怜

  作为全国性文化节的压轴“文化大餐”,与前两届主讲者性社会学家潘绥铭的诙谐妙趣和李银河研究员的大胆言论相比,昨天性心理学家胡佩诚的演讲显得不温不火。

      家居设计要考虑“性温暖”?

  他指出“教唆论”“无师自通论”“简单无用论”等三大错误观念阻碍了中国性教育和性学研究的发展,并提出了“家居设计要满足‘性温暖’的要求”等新颖的观点。 >>>>>>五岁女童的惨死与中国儿童性教育

  “夫妻性和谐”是今年性文化节的一个热点话题。昨天,针对这个话题,胡佩诚教授一语惊人:“首先要考虑一下,中国家庭能否达到性和谐所需要的温度?” “广州没问题,哈尔滨这种天气寒冷的地方,可能在这方面就有麻烦。”

       学校性教育应该从七岁开始 

  “学校性教育应该从七岁开始”。胡佩诚说,根据崔庚寅的调查,我国的初中生92.3%有过‘性梦’。50%~60%的大学生则有自慰行为。他指出,对我国1093名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其中7.1%的男性和2.2%的女性有性经验。

  “我国大学生的性知识水平只能打66分。”胡佩诚说,性教育的理想途径中,排在第一位的应该是学校,其次是家庭。但实际上,目前学生们表示了解性知识的途径是书,这从一定程度上说明性教育的不足。 >>>>>>幼儿性教育巧应妙答

  谭嗣同也是性教育先驱?

  “其实,谭嗣同、周恩来总理对性教育都有先见之明。”胡佩诚的话引发台下的惊呼。他解释说,早在清末,作为“戊戌变法”六君子的谭嗣同就曾大声疾呼,不要把性问题搞得那么神秘,而应“藏物于箧”才能“见怪不怪”。

  “敬爱的周总理曾经三次强调要‘把青春期的性卫生知识交给男女青少年,用科学知识保持他们健康教育成长。’”胡佩诚说,但是一直到最近几年,国家制定了面向中小学的性教育健康读本,有的小学老师还会把上面的敏感内容撕下来。 >>>>>>妙趣横生 看看世界各国的性教育公益广告

        转自:39健康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