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惑之年你感到孤独了吗
2006-11-08

  英国科学家调查:孤独感已成为全人类的“精神毒药”———

  电影《男人四十》表达了40岁男人真实的心理状态

  林耀国是位中学中文教师。性格如传统的书生一样,内敛、正儿八经,狷介甚至固执。虽然在别人眼里,他是个好老师,好父亲,好丈夫,但也只是一个普通的教书匠;虽然当年是大学校园里是有名的才子,但如今看到那些飞黄腾达、闲来打打高尔夫球的大学同学们,他心里的滋味很难述说。种种失落感,只有他自己才能体会得到,表面上波澜不惊,内心却终于找到了出口:他在暗恋自己的学生那里找到了放纵和证明自己的机会……

  这是电影《男人四十》中的情节,不惑之年的张学友在电影中本色演出,饰演了中年男人林耀国这个角色,表达了40岁男人真实的心理状态———林耀国心里也许有后悔吧———如果不是那么早结婚,如果不是那么早就有了家庭的负担,也许人生会是不同的样子?

  其实人生也许本来就是这个样子,只是因为走到了这个阶段,才会有如此感受。

  最近,有英国科学家基于大量调查研究得出结论,孤独感已成为全人类的“精神毒药”,而40多岁的人是最孤独的。在40多岁的人当中,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正深刻体验着孤独感。

  40岁的人要承担来自生理、心理、社会的三重压力

  张小姐是位40岁左右的女性,由于各方面的压力绝经期提前到了37岁。绝经,就意味着自己女性角色的丧失。她的心理充满了对衰老的恐惧和对女性角色丧失的失落感,于是她不得不通过心理咨询寻求帮助。

  这是华夏心理教育中心资深心理咨询师、全民健心计划专家荀焱曾经接待过的一个案例。荀焱说,在发展心理学来讲,40岁是个坎,这个阶段的人要承受来自生理、心理和社会的三重压力。生理上,40岁的人开始走下坡路,这时也不同于老年。因为老年已经到了一个平台,对生理功能的下滑已经习惯了。可是40岁不一样,自己原来是那么的充满活力有干劲,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生理指标开始下落了,自己就接受不了。

  从社会来说,40岁的人被认为是顶梁柱,在家里“上有老下有小”,在单位是骨干。从家庭来说,此时刚建立家庭和生小孩的新鲜感已经不存在,而生活的主旋律占了上风。而且孩子这时大概正值青春叛逆期,是最让家长挠头的时候。从职业来说,此时已经没有了职场新生代的新鲜感,但也不是可以安枕无忧等待养老的阶段。这些都给40岁的人带来一定的压力。

  从心理上来说,上述的这些压力、负荷、责任都必须要自己来承担,没有人可以帮助来分担。自己要咬牙忍受这一切,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尤其是40岁的男人肩上的担子更大些。

 
 处在最喧闹之中的孤独会更孤独

  40岁的人的孤独主要就是在上述三种压力作用下的心理状态。而且这种孤独是自己的一种内心感受,恰恰是最热闹之中的孤独,他们并不缺少朋友,相反他们有自己固定的人际交往的圈子。但也正是这种固定的人际关系圈子使他们产生了疲惫感,产生了处在最喧闹中的孤独。那么多的问题、那么多的压力从四面八方涌来,不断地挤向自己,周围是来来往往的人,但是却没有谁,没有什么东西可以支撑一下自己即将支撑不住的身体,因为自己被当作了顶梁柱,当作了别人的支撑。此时的问题只能自己面对,而不能彻底的改变或是逃避,只能接受、承受、忍受。恰逢此时,自己的生理又开始退化,孤立无援的孤独感自然随之而来。

  专家建议

  
卸下担子主动求助

  不要小看这种孤独感,要自己及时的舒缓,防止它发展到更严重的地步。

  荀炎接待过这样一个患者:他是位事业有成的中年男子,40多岁,他就像孤独求败一样,一直和自己较劲。他的事业到达了一个瓶颈,刚到事业山峰时的新鲜感没有了;要再创业,自己的体力、智力各方面又有些达不到了。自己想去个没有人的地方,但是还有孩子,还有家庭。他说自己每天就像木偶一样麻木。他厌恶自己,却还要依然扮演着各种角色。他描述自己的状态是“如入无人之境”,没有人能帮助自己,他感到心有余力不足。最后他发展到了有自杀倾向。

  心理专家建议,40岁的人要给自己卸下担子,主动的去求助。通常这些人害怕说出这些问题、压力,因为怕带来更大的麻烦。其实结果并不是他们想象中的那样。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构建一个完全新的领域,给自己带来些新鲜的刺激。或是做一天自己原来从不会做的事,比如尝试一些新奇、时髦的东西。偶尔疯狂一下也会给自己带来些许的轻松。

  另外还要多注意自己身体的一些指标,比如饮食、睡眠等。人最大的恐惧来自无知,只有了解了这些指标的变化,提前看一些这方面的资料,自己才不会对生理指标的下滑感到恐惧,从而就减少了来自生理压力带来的孤独感。

  转自:北京科技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