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异常心理疾病有哪些?如果遭遇心理疾病问题,你会怎么样?
年5月初,中国社会调查所对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武汉等地高校1000名大学生展开了一项针对“大学生心理”方面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1/4的被访者曾经有过自杀念头。
近30年来,大连理工大学社会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柳中权一直关注青少年自杀现象。“这是一个成熟社会不能杜绝的现象,不该被刻意渲染。”柳中权说,然而,如今这个社会问题亟待全社会关注:近年15岁到34岁的青少年死亡事件中,自杀已经成为第一死因,约占死亡总人数的26.04%。柳中权呼吁:青少年自杀是一种可以避免的社会问题。关键在于引导。“生命教育”需要尽快进入素质教育…… (查看全文)>>>>>>>>
“我看见她站在两把椅子上,也不知道她到底要干什么,心里很慌,脱口就喊出‘不要跳、不要跳……’,但她还是从阳台上摔了下来,掉在草坪上。”一名同学回忆到.此后,有学生看到,一位穿着粉红色睡衣的女性躺在草坪上,学校的保卫人员马上赶来,封锁现场。过了没几分钟,警车和救护车相继赶到。“我看见她躺在放在草地上的担架上,一位医生在给她作心肺复苏,时间是三点一刻。”这位同学还透露,六楼的阳台上摆放了两个椅子,两个椅子是叠在一起的…… (查看全文)>>>>>>
据南宁市心理医院的许医生介绍,15—35岁是心理疾病的高发阶段,高校学生处于这个年龄段。而且学生这个群体具有其特殊心理,他们受升学、就业、社会不良风气、教育不当等影响,很容易出现如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抑郁性神经症、神经衰弱等等。
记者在现场随机采访了一些在校大学生,一位姓李的同学坦言,由于精神压力大,自己会无缘无故地大发脾气,总是感到别人不理解自己,更不同情自己。今年大四的吴同学则告诉记者,他即将走向社会,最怕的就是不会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表示,特别渴望与他人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
对高校学生如何预防心理疾病的问题,许医生表示,碰到心理困惑,就应该找朋友倾诉,让家长和老师帮助解压心理障碍,或者是咨询心理医生。“即使有些家长觉察到孩子精神方面出了问题,也只是到综合医院求助于心理医生,而忌讳到精神专科医院,从而常常延误病情,甚至招致了更为严重的后果。”许医生称,目前,传统观念中对于健康的认识大多只停留在身体健康的层面,而精神和心理的健康往往得不到足够的重视。
许医生举例说,检测心理是否健康并不难,就像不同年龄段都有一个大致的身体指标一样,心理健康也有。例如,通过一年的正规治疗,初次发病的患者不会复发;否则复发后则需要连续服药5年;到了第三次复发,往往造成精神残疾,需要进行终身治疗,对社会也具有潜在的危害性。
那么,在日常生活中,如果遭遇常见的异常心理疾病,你会怎么样?
●不要等待,主动寻求帮助。
●要相信会有人愿意帮助你。但是你得将自己真实的困难和痛苦告诉你信任的人,否则他们对此一无所知。
●如果你的倾诉对象不知道如何帮助你,可以向心理咨询中心寻求帮助。
●有时为找到一个真正能帮助你的人需要求助几个不同的人或机构,你应坚持下去,为你提供帮助的人一定会出现。
●解决心理危机通常需要一个过程,可能你得反复多次见咨询人员或心理医生。
●如果医生开药,应按医嘱坚持服用。
●避免用酒精或毒品麻痹你的痛苦。
●不要冲动行事。强烈的痛苦会使你更难做出合理的决定。
相关数字:
●中国精神疾病的患病率:已从上世纪70年代的3.2上升到15.56;
●精神疾病患病人数:全球4.5亿,中国1600万,广西50至60万,南宁6至7万。
●精神疾病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
1.肇事肇祸:约有10%患者出现肇事肇祸行为,严重影响社会治安。2.每年自杀死亡人数:全球100万,中国25万,广西7000至8000,南宁800至1000。其中抑郁症自杀死亡最多,达15%。3.致残率高:精神病的致病率高达70%到80%,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转自:南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