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保健的“11字诀”
2006-10-30

  色、香、味、形四个字,是美食的前提,如果掌勺的厨师弄不好这四个字,餐馆酒楼就没法开了,那厨师就得要下课。但是把吃的学问都放到厨师的勺里,那是不明智的,美食最好,须得看吃的心情,健康的体质,如果两者俱备了,吃起来就会吃“嘛嘛香”,否则就吃不出味道,更体会不到吃的学问。

  这里的吃心情与凭体质吃,就有“滋”和“养”两个字。“滋”是食物的口感,津津有味是滋的一种,“爽、滑、嫩、脆”才是“滋”的全部。“养”是食物的营养,当今吃文化最为突出的就是药膳和养生菜谱。最为营养的食物就是汤,靓汤动人,香气袅袅,在火锅蒸煲里冒泡出声,闻者口生津液,不禁食欲大增。

  此“声”为第七字,是菜品到火候的响亮声音,如煮开的火锅、煲沸的汤、炸响的铁板烧与油炸锅巴。同时,还包括食物在嘴时感觉出来的声音,清脆、柔糯、推动喉结的力度。

  第八字是“名”,名厨名菜名点名宴名人名店名牌,吃得名实相符,这才是一种名吃。

  第九字是“器”,美食还需美器配,吃的学问离不开器皿文化的赏玩和高级餐具的专用。

  第十字是“境”,是环境氛围,绝对干净、相对宁静、备受敬重,然后进一步是洁静精微,可以是小桥流水人家,也可以是灯红酒绿、金碧辉煌,让人进入某种境界。

  第十一字是“续”,即售后服务或后续服务,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在海外,中餐馆普遍流行餐后送利饼,主动打包;有的企业对客人赠贺年卡,致庆典祝贺,让人留连不已。

  可见吃的学问是由色、香、味、形、滋、养、声、名、器、境、续十一字组成的。

   转自:美食导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