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每天都想要躲起来?
2006-10-20

  个案:

  某女,26岁,大专,公司职员,未婚。出生在农村,父亲常酗酒,酒后还与母亲争吵,有时打母亲。大专毕业后在东莞某公司工作,劳动强度不是太大,薪水在周围同学里面算上等。自己感到学历不是很高,压力很大,周围也没有可以谈心的朋友,逐渐产生自卑、抑郁,害怕和他人交往,导致心情烦躁近1个月,总担心说话会得罪人,整个人快崩溃了。自称领导常常因为一些小事批评她,给别的同事留下不好的印象。内心想和许多人交朋友,但是周围的人却都瞧不起自己。有时候觉得自己像是说错了话,因为总是被周围的人们嘲笑,因此也很自卑,每天都想躲起来,不想与人接触。看到办公室的其他同事在一起说话就担心是在议论自己、嘲笑自己,觉得很紧张。

  心理测验:

  SDS总标准分59分;SAS总标准分75分。

  心理评估与诊断:

  首先进行了关于她基本情况的了解,偶尔脸红、出汗、轻微发抖、表情肌肉紧张,没有惊恐发作和其他更多的躯体症状。根据DSM-Ⅳ关于社交焦虑障碍的诊断标准:对暴露在生人面前或有可能被众人注视的一种或多种社交或职业场合感到明显和持久的害怕。认识到这种害怕是过分的或不合理的。根据她的主诉、情绪反应、社会表现,结合心理量表测量结果,判断其为神经症类型的人际交往问题——社交焦虑障碍。

  治疗方法:

  1.催眠疗法:精神分析师将你催眠,挖掘你心灵或记忆深处的东西,看你是否经历过某种窘迫的事件,试图寻找到你发病的根源。这种疗法时间长,花费也较大。

  2.强迫疗法:医生让你站在车水马龙的大街上,或者让你站在自己很惧怕的异性面前,利用巨大的心理刺激对你进行强迫治疗。

  3.情景治疗:让你在一个假想的空间里,不断地模拟发生社交恐惧症的场景,不断练习重复发生症状的情节,精神分析师会不断地鼓励你面对这种场面,让你从假想中适应这种产生焦虑紧张的环境。

  4.药物疗法:这是目前被认为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是针对你的发病是因为你体内某种化学物质的失调所致,所以运用某类药物调节平衡。

  自疗方法:

  1.不否定自己,不断地告诫自己“我是最好的”、“天生我材必有用”。

  2.不苛求自己,能做到哪步就做到哪步,只要尽力了,不成功也没关系。

  3.不回忆不愉快的过去,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没有什么比现在更重要的了。

  4.找个倾诉对象,有烦恼是一定要说出来的,找个可信赖的人说出自己的烦恼。

  转自:广州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