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果比牛奶更壮骨?不合国情!
2006-10-19
中国人每天吃很多青菜,爱吃藻类和菌类,这些都是良好的成碱性食品。所以,对中国人来说,只要吃够了蔬菜、藻类和粗粮、豆类,水果吃多吃少,便不是那么重要。

欧洲有一项研究称,水果比牛奶更能强壮骨骼。研究人员评估了1345位12—15岁青少年的营养习惯及骨质健康程度,结果显示,喜欢吃大量水果的女孩具有最强壮的骨质。

水果的钙含量很少,为什么能起到壮骨作用?对于中国人来说,这项针对欧洲青少年的研究结果,是否有较强的借鉴意义?

人体的内环境酸碱度必须维持高度稳定。有的食物会让血液偏酸,称为“成酸性食物”;有的却能让血液偏碱,称为“成碱性食物”。这两类食物只有保持恰当的平衡,才有利于人体内环境的稳定。

鱼、肉、蛋、海鲜和精制米面都是成酸性食品,而蔬菜、水果、海藻等属于成碱性食品,牛奶、豆类和粗粮则具有微弱的成碱性。如果食物中成碱性食品不足,而成酸性食物过多,超过了人体的缓冲能力,为了维持正常代谢,就不得不动用骨骼中的钙来中和酸性物质,造成钙的大量流失,从而降低骨质密度。水果是成碱性食品,多吃水果可以帮助人体维持骨骼的强度——上述研究结果正好证明了这个理论。

然而,中国国情与欧洲不同。西方人普遍大量食用乳制品,骨质密度不高的主要问题是钙吸收率不高、钙流失较多。对他们来说,喝牛奶多一点或少一点,对骨质的影响并不大。而另一方面,西方人吃蔬菜较少,不善于烹调绿叶蔬菜,较少吃豆类、藻类和蘑菇,多吃水果成为他们获得成碱性食品、减少钙流失的主要途径。相比之下,中国人膳食中钙很少,也很少吃添加奶类的其他食品。喝不喝那一杯奶,对骨骼的健康意义就相当重大。

同时,中国人每天吃很多青菜,爱吃藻类和菌类,这些都是良好的成碱性食品。所以,对中国人来说,只要吃够了蔬菜、藻类和粗粮、豆类,水果吃多吃少,便不是那么重要。另外,一些最新研究已证实,多吃绿叶菜不仅能减少钙流失,还能提高骨骼强度,而这些好处是水果不能带来的。需要特别提醒的是:在正常摄入三餐、营养素齐全的情况下,吃水果具有健康效果。如果每天光吃水果、不吃或少吃其他食物,钙摄入会严重不足,反而会降低骨质密度。现时夏日炎炎,不少追求苗求的女性“以果代餐”,殊不知会有导致骨质疏松的后患。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