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想1——鼻炎
嗅觉失灵是大部分企业家的顽症,花香水气一概闻不见,或者闻如不闻。凭你是宝钗的冷香还是黛玉的奇香,一概挡不住铜锈味道。在发了炎的鼻子里,钱味是最好闻的味儿,闻不见钱味就六神无主,坐立不安。
几位企业家凑在一起,话题永远都是去哪里找钱,他们不放过一丝一缕的钱味儿,哪怕有一点,就要耸着鼻子凑将过去,挖地三尺,也要把钱找出来。
在这些人中,就有一些鼻病晚期患者尤其严重,他们对钱味超乎敏感,以至于屡屡挖了不该挖的钱,做些违法乱纪的勾当。那些钱原本离他们天涯海角,旁人折着跟头也够不着,谁让他们鼻子太灵。要发财,没鼻子不行,鼻子太好使了也不是个事,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人啊,真麻烦,还是迟钝些好吧……
猜想2——多动症
闲不住,特喜欢做点没用的事给自己解闷,属于没事找事型,尤以胡志标、孙大午等人为代表。
1994年,曾以75亿元进入中国富豪前10名的荷兰籍华人杨斌因合同诈骗、非法占用农用地等罪名入狱;1999年,爱多的崛起和没落同样惊人,创造过惊人奇迹的胡志标因涉嫌诈骗入狱;2003年7月5日,大午农牧集团董事长孙大午被逮捕,罪名是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
你琢磨琢磨,身价都上亿了,还诈骗别人的钱,还占用别人的地,老百姓讲话“没事闲的”,可是他们是企业家呀,不是胡同口提笼架鸟的老大爷们,人家忙得很,怎么能没事闲得?那看起来,他们都不幸得了多动症,多动症害死人,害得人多长一只手,拿些不义之财;又多长一个鼻子眼,呼出来的都是邪气。
可怜啊,上亿身价的大老板,赫赫扬扬,到头来枷锁上身,罪名居然是“诈骗”?这不跟撂地摊卖大力丸的骗子们成了同事了吗?真是没事闲的!
猜想3——精神分裂症
常听说一句话叫“分身无术”,企业家事由太多,不把大脑分裂开来用,是绝对应付不来的。
首先说,企业家们的办公室里,都陈列着五颜六色的电话机,内线、外线、专线、传真线、毛线、三八线……反正都有名头。内线接起来,外线又响了,赶紧对内线的人说“等会给你打过去”,然后接外线,这时候另一个外线又响了,赶紧对先一个外线说“你不要挂,我接个电话”,刚接起二号外线,手机又唱上了,对着手机刚一说“喂”,内线又响了……
很多企业家都练出一手“三心二意”的本事,就是能同时和几个人说话,标准的“顾左右而言他”。谦谦君子嘛,哪头也不能怠慢,宁肯把自己撕开,也要面面俱到。
猜想四——红眼病
马季说“这人打你眼前一走过,看见你比他漂亮,他眼红了;看见你比他个高,他眼红了;看见你比他多长一痦子,他也眼红了……”
企业家们的眼睛尤其容易犯红,当然说他们嫉妒并不恰当,只是他们过于热衷于一种叫做“竞争”的游戏,他们把身边每一个同行都叫做“竞争对手”,于是他们就被竞争对手包围了。
可以想象,如果身边每一个人都是对手,都要拼个你死我活,那么被包围的这个人一定是杀红了眼睛。
长板坡的赵子龙在百万敌军中东拼西杀血染征袍,实属不易。红眼病的企业家们,他们大多把自己都当成了赵子龙,时时都想着:要杀出一条血路呀,不然就完蛋了……赵云再不易,人家有时有晌的,而企业家们的冲杀可是没完没了的,人们常说的“压力”一词,由此而生。
也许眼睛是不是犯红,我们并不在意,然而由压力和劳累等问题带来的一系列疾病就真正猛于百万敌军了。
猜想五——疑心病
做企业家真是不省心,一会儿被人嫉妒,一会儿被人陷害,枪打出头鸟嘛,谁让您是企业家,您只能自己多留心。
难怪被人嫉妒,财富呀名声呀,什么好事都被您当企业家的拿走了,也不给我们哥几个分分?不嫉妒行吗?再说光嫉妒就完了?不采取行动行吗?群雄逐鹿,大家总得搀和搀和。
要是企业家身边每个人都这样想,企业家就快成了四面楚歌里的悲剧人物了,所以,企业家永远都不敢大意,终日提心吊胆地为人处世。如果企业家不幸得了疑心病,那么实在值得同情,因为这病实在不是他自找的,这叫病找人不是人找病。
猜想六——健忘症
俗话说“贵人多忘事”,企业家们富贵了,自然也就要忘事了,时间一长就成了健忘症了。平民百姓健忘,顶多就跟贫嘴张大民他妈一样,忘个醋呀蒜的,可是企业家们一忘,就不免要忘出大事来了,有时候,他们能忘了该怎么样活着,不忘则已、一忘惊人……
贵州习酒老总陈星国,自从1982年出任习酒厂厂长,15年间把一个年产值只有300 多万的县办企业,逐步扩展为年销售额达2 亿多元的大型企业。为此他曾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优秀青年企业家”称号。后来企业营运出现问题,1997年7 月28日在习酒厂被茅台酒厂兼并前夕他举枪自杀。
茂名永丰面粉厂老板冯永明,1993年在家中用水果刀割腕自杀,年仅29岁。遗书中写下:“现实太残酷,竞争和追逐永远没有尽头……我将到另一个世界寻找我的安宁和幸福。”
企业家的健忘症带有明显的选择性,他们会忘记除了事业以外的一切东西。他们都忘了,他们的生命中还有很多值得留恋的美好事物。
猜想七——白内障
阮籍看人,总要分个青白眼,看得起的就是青眼,看不起的就是白眼,这个毛病传给了企业家。
有用与无用之人要绝对分开,无用之人,见面都难,要预约要排队;有用之人就敬如天神,就算顶个拍马行贿的罪名也要上。一会儿是白眼一会儿是青眼,转变得十分自然。
虽然有时候青有时候白,但到底是小鬼比阎王多得多,所以还是白眼出现的频率高,时间一长,把翻白眼的人猛一看,就跟白内障差不多了。
猜想8——痴呆
企业家们都承认这样一句话:“钱多了就是个数字游戏”。
企业家们痴呆到了这样的地步,大把的钱竟然不认为是钱?钱如果不被当成钱,还能做什么用呢?到底不如一副扑克牌来得实惠。
企业家的健康警示牌
作为企业的领头人,健康应该是你最引以自豪的东西。如果健康亮起了红灯,是紧急刹车还是急速向前?选择权在于你!
1、持续的失眠症状或多梦,睡眠质量越来越差。药物治疗没有明显改善;
2、经常头疼、耳鸣、目眩,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
3、心情压抑、焦虑紧张,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
4、胸部有紧缩感,时常感到肌肉痛、关节痛,去医院检查确一切正常;
5、去洗手间的次数越来越多,有尿意却少尿,性能力开始下降;
6、面对美食无动于衷,胃口差,口淡;
7、脱发,用各种养发护发素或者吃营养品不见状况好转;
8、恐惧运动,一般的运动,如打羽毛球、乒乓球,甚至小跑都心有余而力不足;
9、情感冷淡,对亲人、同事的关怀都提不起热情;
10、听力差,大脑思考不如以前敏捷,面对困难感到力不从心。
疲劳身体需要恢复体力和精力的正常反应,同时,也是人们所具有的一种自动控制信号和警告。如果不按警告立即采取措施,那么人体就会积劳成疾,百病缠身。专家提醒说,男性从30岁开始身体机能及健康状况便开始滑坡,因此,建议每年至少做1次全身体检,包括血压、化验胆固醇、甲状腺激素、血糖、肝功能,每半年到1年做1次牙科检查。这一年龄段的男性还应该着手预防肾脏疾病,每天喝8到10杯水。另外,要多补钙,在饮食中应有意识地多吃些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牛奶、鸡蛋等,并注意均衡摄取多种营养素,这样才能保持精力充沛。
企业家健康的金玉良言
◆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状态是成功的基础。
◆钱是赚不完的,但生命却是有限的。
◆金钱换不来健康,锻炼却是良方。
◆“一场闲富贵,狠狠争来,虽得还是失;百岁好光阴,忙忙过了,纵寿亦为夭 。”
◆无病要体检,有病要早治。
◆身心要放松,心态要宽松。
◆聪明人投资健康、主动健康;明白人关注健康、储蓄健康;
◆生命是单行线,不是来回车票。
◆平日饭菜,一荤一素一菇(菌类食品非常有助于身体健康);平和心态,不急不恼不怒;平常身材,不胖不瘦不堵(控制脂肪类的食品,保持血液畅通)。
◆健康就是生产力。
◆健康并不意味着一切,但没有了健康就没有了一切。
◆像经营企业一样经营自己的健康。
◆企业家健康是创造财富的财富。
◆健康是1,财富是0,没有了1,再多的0连起来还是0。
◆作为一个企业家,要身体好,更重要的还要心理健康。
◆成功企业家背后有两股力量在支撑:一是法律顾问,再就是心理医生。
◆中国有世界上最昂贵的企业家制度和最廉价的企业家。
◆“累并快乐着”是企业家们追求的最高目标。
◆幸福的基础是健康的身体。
◆事业与健康并非水火,关键是要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赢了健康才能赢得最后的财富。
◆企业家头脑的活力与企业家的财富成正比,而企业家身体的健康同时又与企业家头脑的活力成正比。
◆体育是获得健康的最佳手段。
企业家健康调理12点
1、健康是人的一种完整的躯体、心理对社会和自然环境适应的良好状态。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企业家健康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家庭,属于企业和社会,是创造财富的基本生产力。
2、要学会自我健康管理。最了解健康状况的是自己。建立医疗档案,家属经常提示,医生跟踪系统服务,至关重要。
3、“不治已病治未病”,凡事预则立。关键在于预防、保健、培育科学实用的生活习惯和工作秩序,提高防病能力,终生持之以恒。
4、个人的健康自测。定期的健康检查和评估,及时采取有利于健康的针对性措施。作为生活自理的一项不可缺少的事项。要投资健康(特别是在时间上),要经营健康(要培育适合自己的健身方法),要管理健康。
5、讳疾忌医,大意和无知是健康的大敌,是一种盲目行为。智者针对自身健康状况,掌握必要的保健知识,靠自己创造高质量的生活方式和工作秩序。
6、科学的生活和工作方式,温馨的家庭生活,和谐的人际关系,是企业家健康的三大支柱。
7、心理疲劳和失调是危害现代人健康的“隐形杀手”。情绪是主观对客观的一种感受,怒伤心,悲伤肺,忧伤肝,惊伤肾,企业家要做自己情绪的主人。养身先养心,养心先养性。
8、超负荷工作,风险性决策,多变的市场动态,繁杂的人际关系,需要企业家具备更强健的体魄去承担。能保持心态平衡才能荣辱不惊,每临大事镇静处之,经得起失败和成功的考验。
9、生命在于运动。体育是获得健康的最佳手段,有氧活动、走路、太极、游泳、高尔夫和听音乐是最佳选项,及早养成爱好运动的习惯,主动自觉地坚持每天必要的健身活动。
10、对生活、生命质量的追求,要立足于对身心健康的追求。身心健康的四大基石是,合理膳食、适量运动、规律生活、心理平衡。
11、年轻时人欺病,年老时病欺人,中年时转折期最关键,性情、营养、保健等健康储蓄优于财富积累。
12、现代企业家应当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长寿之道。改变各种不良生活方式,形成符合健康原则比较科学的生活方式,身无病则心无忧,健康加长寿才是真正有意义的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