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改变你的冷体质
2006-10-11

一周改变冷体质

生活方式的稍许不同变会对体温产生影响。请通过进行以下6个小测验,来检测一下袮的生活方式吧!如能在每天的生活细节上多加注意,最快1周内就可以使体温产生变化,令体温偏低的症状缓和下来。如果你感觉去厕所的次数多了,便秘缓解了,身体向外排出水分的能力增强了,这就是体温上升的证明。

教你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式

1、没食欲也要好好吃or觉得勉强就不吃

正确答案:觉得勉强早餐就不要吃

虽然常说“早餐一定要吃好”,但是,如果没有食欲的话就没有必要吃,有食欲也是少吃一些为好。因为早上是排毒的高峰期,此时如果勉强多吃的话,会使血液集中于胃部,减弱水分排解。

活用:胡萝卜、苹果果汁。

橘色的胡萝卜是温暖人体的代表食物,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胡萝卜、苹果果汁是排除对于水分的有效饮品。

方法:1日的分量是2杯半。2根胡萝卜(约400克)、1个苹果(约300克),洗净去皮后切成合适大小,放入榨汁机中榨汁,如果没有榨汁机,就用压汁器研碎,挤出汁水。

2、咖啡or红茶

正确答案:红茶

将茶叶发酵而成的红茶是温暖人体的代表饮品。发酵时间越长越有助于提高体温。相反,未经发酵的绿茶就会令体温下降。咖啡看上去浓浓的颜色,似是提高体温的佳品,实际上其原料为产于南方的植物,属阴性,所以是令体温下降的食物。注意不要喝太多!

活用:生姜红茶暖身功用加倍

方法:红茶中的咖啡因具有利尿的功效,其红色色素含有提高体温的作用。生姜中的成分具有利尿,发汗的功效。a.放一小块生姜在研磨器上磨成粉末,如果嫌麻烦的话可用市面上卖的管状生姜膏代替。b.将红茶和磨碎的的生姜放入茶杯中搅拌,根据各人口味加减生姜用量。c.根据各人喜好可以加入适量的红砂糖,特别是早上饮用的时候,加入糖分有利于头脑清醒。

如果一定要喝咖啡,就喝桂皮咖啡。喝咖啡加入调味品桂皮,可以使其成为有利于提高体温的饮品。但是不能喝太多!

3、锻炼上半身or锻炼下半身

正确答案:锻炼下半身

在人体中数量最多的就是肌肉,而且有70%以上的肌肉集中在腰部以下的下半身。因此,与其锻炼上半身不如锻炼大腿等腿部区域,这样才可以锻炼到更多的肌肉。与锻炼腹部肌肉相比,体操练习、走路等方式更好。

活用:以每天走一万步为目标,用深呼吸法促进新陈代谢。

方法:走路是锻炼腿部肌肉最自然最简单的方法。身体健康的话就以每天一万步为目标吧。边走边用计步器计数会有激励作用!深呼吸时,横膈膜上下振动给内障以刺激,加速血液循环,用5秒钟从鼻子吸气,再用7秒钟从嘴巴呼气。

锻炼下半身的一组体操:

a.两脚分开略宽于肩站立。两手交叉握手于脑后。

b.挺直背部,边吸气边向下坐。要点是臀部尽量向后翘,胸部尽量向前挺。

c.边吐气边站起,如此反复缓慢地进行5-10次,稍休息几秒钟后再重复同样的动作,共做5组。

4、被子or空调

正确答案:被子

如“头冷脚热”所说,人体的状态使头部保持凉爽脚部保持温暖为好。从脚开始温暖的被子对提高体温相比空调更好一点。古时候用来暖手脚的火钵是一种健康的暖身方法。

活用:手脚一起放到被子中会从心里感到暖和。

方法:把被子叠成筒状,除了头部留有开口,其他均要严密。

5、热水袋or电热毯

正确答案:热水袋

深度睡眠时保暖很重要。然而将全身都暖和起来的电热毯,会令身体产生依赖,导致人体自身产生热量的能力降低。与此相比,热水袋在将人体血液运行调至最佳状态后温度下降,无损于人体自身产生热量的能力。

活用:睡前准备热水袋,从脚开始取暖。

方法:将热水袋放在脚部后就寝,现在市面上也有卖电热型的,用这个也是可以的。

6、穿紧身的服穿or穿宽松的衣服

正确答案:穿宽松的衣服

寒冷的冬天自然要多穿衣。但根据“衣服气候学”的观点,衣服与衣服之间的空隙有利于保暖,所以穿的宽松些更好。此外,女性要特别注意下腹部的保暖。

活用:里外三层,怕冷的话可以多穿几层,既通气又保暖。

方法:常笑。开怀大笑与唱卡拉OK一样,可以锻炼横膈膜和呼吸道周围肌肉运动,使得身体产生热量。而且,笑可以消除交感神经的紧张感,使身体放松,有利于血液循环。

相关阅读:冷体质可引发10种病症

转自:体线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