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惊呼药物也短斤少两
2006-10-10
  有多位医生反映:今年以来,大医院的廉价药多了,但是出现一个新问题,有的廉价药短斤少两,且临床药效不可靠,希望媒体关注。记者采访几家医院了解,只用杂牌的廉价药,药价降了,住院疗程拉长了,住院费用没有怎么降。

10毫升注射液只有9毫升

  广州某知名的三甲大医院的护士最近发现一个怪事,用来治神经性皮炎的复方醋酸××××注射用药,价格较低,标的是10毫升,用注射器抽出来,只有9毫升。护士把这事反映给药剂科,药剂科把药厂的人叫来,大家现场做了一个“验明正身”:

  护士将密封的注射药盒打开,取出一支标明10毫升的药剂,小心翼翼地将注射药的玻璃瓶颈划开,用刚取出来的一次性注射器抽瓶子里的药水。

  注射器“吱吱”地吸掉瓶子里的药水,直到肉眼能看见的,瓶子里一点药水也不剩。注射器上的刻度显示:不到9毫升。“你看,这瓶药还不到9毫升。”护士说。

  药厂的人有点尴尬,笑了笑说,这可能是极个别、极偶然的吧。护士再拿出一盒密封的药,再取出一支,抽到注射器里,还是不到9毫升。

  像这样短斤少两的注射液,该医院发现,还有几科注射液比较典型,抽查不同批次的药,发现总是少了一点。

  广州另一家三甲医院呼吸科主任说, 药的效果不如从前,医院很多同事有同感,同一种药的纯度、含量、原料,本来都有严格要求,拿中成药来说,用普通药材还是地道药材,价格相差很远,药效也不一样,如阳春砂仁,比海南或广西的砂仁就好得多;牛黄解毒丸,人工牛黄有没有用足料,加药时,要两人以上监督,到底监督得怎样,不知道。

住院疗程拉长了

  广州另一家三甲医院的管理人员透露,药价是降了,但是,从多个科室的统计来看,只用杂牌的廉价药,病人的住院周期加长了,以妇科为例,平均住院一周时间的,现在要一周多,心脏病科平均住院一个月的,现在住院时间平均增加了一周多,住院疗程长了,病人出院的总费用没有降,或者没怎么降。

  “治疗周期拉长,导致医院病床周转困难,很多科室病床要排长队”,这位医院管理人员说,今年以来,医院各科室都或多或少地提到这个问题。

  为什么会这样?据他分析原因,最近两年,药品招标中,很多好药、贵药都出局了,杂牌药、廉价药越来越多,质量要求和后续监督可能也打了折扣。

  转自:广州日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