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后降“火”注意饮食
2006-10-08

  

长假过后,有些人的痔疮又出现了,也有些人出现了牙痛或口疮,许多年轻人脸部又出现了痘痘,嘴角也出现了糜烂,连张口都困难了。这些都是长假期间暴饮暴食、娱乐过度、刺激性食品及酒类摄入太多,导致体内胃火、心火上升的缘故。对此,应该注意饮食调节,对症“灭火”。

1.生了痔疮,多吃果蔬多喝水:痔疮的发生主要与节日期间的饮食及娱乐习惯有关。难得假期有空闲摆弄着吃,鱼肉及精细食品吃得多,减少了粗纤维摄入,容易使大便干燥。此外,许多人假期长时间上网,久坐后活动减少,肛门处的静脉回流受到阻碍,引起血管扩张容易出现便秘乃至痔疮。对这样的“火”要多喝水,多吃水果蔬菜,保持每天大便通畅,并适当增加运动。

2.嘴角烂,吃粗饭:过食肥腻辛辣、煎炒、酒类等食品,致使脾胃受损,内蕴化热,严重者口角会出现糜烂。对这样的“火”,应多吃米粉、豆类、小米等粗粮和绿色新鲜蔬菜、肉、牛奶等,增加进食品种。避免进食辛辣、烧烤等刺激性食物,减少对口腔和肠胃的刺激,去除不良嗜好,防止暴食或过饥。

3.脸上痘生,清凉祛热:很多年轻人节日期间夜夜笙歌,或看电视、电影、打牌,夜生活丰富过头的结果是睡眠严重不足,虚火上升。很多女孩子还喜欢一边玩一边吃,瓜子、花生、巧克力等热性零食不离手,体内热量堆积太多,脸部发出很多痘痘,有碍观瞻。

这样的“火”,大多源自内热,所以吃得越清淡越有利于皮肤状况的改善,特别应该多吃具有清凉祛热功能的食品,如木耳、芹菜、鸭肉、菠菜、兔肉、油菜、山楂等,败火润燥。并要注意劳逸均衡适当,防止疲劳过度。

4.牙痛脸肿,清凉解毒:节后许多人都出现了牙龈肿痛、口腔溃疡、脸肿甚至精力不集中、嗜睡的症状,部分中老年人还出现了牙齿松动、脱落的现象。这是胃火上升的表现。对这样的“火”要多吃清凉解毒的食物,如金银花、决明子等,同时多喝水、多吃蔬菜。别再吃巧克力、辣椒、羊肉等高热量食品。

转自:39健康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