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后运动有讲究
2006-10-08
 7天长假已经过去。长假里忙于应酬,吃喝较多,生活缺乏规律,还有人把平常的体育锻炼也停了下来。这两天,听到周围不少人都说上班提不起精神,心情也没有调整过来,“节日综合征”的症状显现出来了。长假后运动也得有个适应过程,以调节身心为宜。

  “节日综合征”不是病

  疲劳、乏力、失眠、头晕、焦虑、注意力不集中,这都是“节日综合征”的常见症状。“节日综合征”并不是一种病,主要是由于节日期间人们生活和饮食不规律、过度疲劳、休息不足而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专家认为,从放松、愉快的长假状态,进入到紧张、忙碌的工作状态,每个人都会有一个适应过程。对“节日综合征”不必紧张,只要好好休息,生活规律,通过适量运动调节,就可以逐渐恢复过来。

  办公室健身过渡

  锻炼随时随地都可以进行,上班族不妨因地制宜,可以在办公室进行健身。这样,既有助于提神醒脑,又能使身体逐步过渡到工作状态。

  第一步逆腹式呼吸法,取站、坐姿均可。慢慢用鼻腔吸气,同时腹部内收,胸部上提,横隔膜下移,肺部吸满了空气之后再慢慢吐气,渐渐恢复到原来的状态。每吸呼一次约需7至9秒,每次练习5至8分钟。

  第二步两腿自然开立,两臂伸直向上举起后摆,挺胸,深吸一口气,使肩、背、腰部肌肉拉长,静止状态坚持3至5秒,然后上体慢慢直立再呼气。身体感到疲劳时,离开座椅,伸展几次,顿会觉得身体轻松、舒展。

  第三步利用办公桌为锻炼设施。双手撑扶于桌边,两腿并拢伸直,整个身体与桌面形成一个斜角(根据自己的力量来掌握身体与桌面的倾斜角度);然后,双臂屈肘使身体下降,全身的重量压在双臂上,再用两臂的力量把身体撑起,连续撑15至20次。

  摆脱节后“睡眠紊乱”

  长假期间,人们不是走亲访友,就是通宵娱乐,打乱了人体正常的生活节律,造成植物神经系统紊乱,结果“睡眠紊乱”找上门来。到了工作日,许多人便出现白天头昏脑胀、疲乏无力,而晚上想睡又睡不着的状况。时间一长容易引起植物神经失调症、神经官能症等。

  摆脱“睡眠紊乱”,除坚持规律性生活外,还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睡前梳头经常梳头可以起到按摩、刺激作用,尤其睡前梳头,可疏通头部血流,提高大脑思维能力,促进发根营养,消除大脑疲劳,早入梦乡。

  睡前洗脚睡前用热水洗脚,同时按摩脚心和脚趾,可促进气血运行,有舒筋活络作用。

  睡前通风就寝之前稍开一会儿窗户,使室内空气新鲜,有助于睡得香甜。

  喝杯牛奶睡前1小时喝杯牛奶,有助于睡眠。

  跑步给你好心情

  对于那些不能很好调节情绪的人来说,推荐一项最简便的运动———跑步。运动心理学家认为,经常进行跑步健身,能促进人体内荷尔蒙分泌量的增加,有助于消除沮丧心理。

  大多数情绪容易低落的人都缺乏运动,跑步作为一种有氧运动,除了活动筋骨、肌肉之外,还能加强心、肺和循环系统的功能。跑步时,人的身体会获得新的感受,使人忽略因心情沮丧而引起的不适。跑步之前,最好是先走一走,然后,再慢慢跑。跑时,不必追求速度,实在跑不动,可以停下来走一走,等呼吸顺畅后,再接着跑。每周至少锻炼3次,每次不少于半小时。这样,你就会时时拥有好心情。

  转自:39健康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