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病是会吃出来的?
2006-09-19
  据介绍,目前已知有200多种疾病可以通过食物传播,已报道的食源性疾病致病因子有250种之多,其中大部分为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其余为毒素、金属污染物、农药等有毒化学物质。其中,肠道致病菌(约10种)是食源性疾病中最常见的生物致病因素,感染后可引起细菌性食物中毒和多种感染性腹泻。通过食品传播的病毒主要有诺若病毒、甲肝病毒等,感染后可引起病毒性腹泻、甲肝等疾病。目前,我国病毒性腹泻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仅次于细菌性腹泻。可引起食源性疾病的寄生虫主要是华枝睾吸虫和阿米巴原虫,感染后可分别引起肝吸虫病和阿米巴痢疾。

  解放军302医院刘士敬博士说,我国生物性食物中毒事件中,常见的重要致病菌和食物为:沙门氏菌(禽、畜肉)、副溶血性弧菌(水产品)、蜡样芽孢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剩饭)、肉毒杆梭菌(发酵制品、肉制品)、李斯特单核细胞增生菌(乳制品)、椰酵假单细胞菌(银耳)和肉制品大肠杆菌等。据刘博士介绍,引起食源性疾病的致病微生物种类主要包括6类:

  肠炎沙门菌 沙门菌作为食源性疾患的致病菌,已被认识数十年,在许多国家很常见。肠炎沙门菌在西半球和欧洲目前是占主导的致病菌,此菌多与用肉和蛋品有关。

  霍乱 霍乱主要为水源性感染,但也可通过进食被污染食品间接感染。冰冻和生的或未彻底加工的海产品也是重要的传播媒介。

  埃希菌属 1982年第一次发现引起食源性疾病,随后它就成为食源性疾患引起的血样便腹泻和肾衰的主要原因,有时它是致命的,尤其是对儿童而言。在澳洲、加拿大、日本、美国、一些欧洲国家和南美洲,都有报道与食用牛肉有关,还发现该菌的暴发也与未经高温消毒的果汁、野味、莴苣、奶酷和苜蓿有关。1996年,日本发生了一起因埃希菌属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暴发流行,受感染人数超过6300名学生,其中2人死亡,这是有史以来由该菌引起的最大爆发流行。

  单增李斯特菌 近年来才发现与食物有关,该病的发生常与消费地冰箱内贮存较长时间的奶酷、肉制品有关,因为可以在5℃低温下繁殖。李斯特菌病已在许多国家发生,包括澳洲、瑞典、法国和美国,其中最大的两起是1999年的美国和2000年的法国,分别是由于食用了污染的“热狗”和猪舌。该菌感染会引起孕妇流产和死胎,婴儿、免疫力低下的人会发生败血症和脑膜炎。

  食源性吸虫 食源性吸虫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尤其在东南亚和拉丁美洲地区,该病发生常伴有水产品消费量增加,是因为食用不卫生的或生的和简单加工的鲜淡水鱼和水产品,食源性吸虫会引起肝、肺等器官损伤,如肝吸虫严重者可发展为肝癌。估计目前全球有4000万受感染。

  牛海绵状脑病(疯牛病) 牛海绵状脑病是一种致死、可传染、脑组织退化的家畜病,该病于1986年首次在英国发现。其致病因子侵害牛的大脑和骨髓,造成在显微镜下观察象海绵体样的变化,该物质污染了作为牛饲料添加剂回收的牛肉和牛骨头,目前已经有19个国家报道BSE流行,而且不单在欧洲,在日本的牛群中也有发现,1996年人间曾经发生可传播的海绵体组织的脑膜炎,认为与接触BSE的致病因子(可能进食污染的牛肉食品)有密切的关联,该病亦称“雅克布病”,到2002年1月有119人患病,大多数来自英国,5例是法国人。

  文章来源:新华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