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爱美是女人的天性,这种与生俱来的特质首先为女性消费的扩大提供了可能。就像
电影《购物狂》中所说:“购物狂是很漂亮的,购物狂是很开心的,购物狂是很好玩的。女人,从女孩起,就想做购物狂。”现实生活中,许多女人认为自己有天生购物狂的基因存在,开心时购物,失恋时购物,无聊时购物……女人对购物近乎疯狂的喜爱和多数男人对逛街的厌恶相映成趣。不经意间,购物消费从最初满足生活基本需求的简单行为,逐渐演变成很多女人有聊无聊时最热衷的休闲活动,甚至是强烈的心理需求。“这件,这件,这件,还有这件……这些挑出来的不要,其他的统统给我包起来”。《天生购物狂》里许小凤扮演的陆小凤,前呼后拥闭店扫货令人震撼的这一幕,真不知是多少女性心中的人生理想。英文“shopping”一词,先后被国人译为“烧瓶”“血拼”——这种翻译基本已经达到了信、达、雅的境界,十足地传神了女人进商场以后的疯狂和惨烈。
有心理专家认为,购物狂的背后,其实是抑郁症作怪。数据显示,“购物狂”往往是女性占压倒性比例,半数会同时出现抑郁症的情况,这些人希望借大肆购物来发泄情绪,也可能是因为购物导致财困,出现抑郁情绪,但结果可能变成恶性循环。
因为在现实生活中压力太大或者感到空虚失落,购物就成了最简单的逃避和发泄途径。在购物过程中不停地比较、接受营业员非常礼貌的服务……这些都使得购物显得很愉快,整个购物过程也就成了摆脱现实的美妙体验。比如周末你的很多朋友都去郊外休闲,你却还在加班;下午三点钟工作最忙碌,但是如果你想到这时候还有那么多人在茶馆喝茶晒太阳,手头的工作就会变得难以忍受。这时候你就会希望自己不要有这样的压力,一些人就会选择购物这一途径,让自己放松。
除了生活因素,社会崇尚物质是令购物狂肆虐的更重要原因,无论是商品广告或者电影片段、媒体舆论在有意无意间都会宣扬以消费作为人生终极目标的讯息,这些潜意识随时浮上脑海,足以令一个消费者摇身一变成为一个购物狂。
在鼓励消费的商业社会氛围下,“购物狂”成了一种都市病。其实“购物狂”所缺乏的,也许只是一种更好地缓解压力的途径。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在逐渐加快的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使我们内心焦灼,让我们孜孜以求的也许只是那种不时回视历史,重建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平衡、和谐的能力。
文章来源:大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