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女士,34岁,5年前她经历过一次失败的婚姻,虽然苏女士自身条件不错,这些年来不乏优秀的追求者,但是,苏女士始终难以开始新的生活。她对我说,我的条件其实不高,我只想和一个人过安心的生活,有安心感的日子,但是这样的人实在太难找了!
【分析】
不少中年女性,特别是离异女性像苏女士一样渴望着一份“安心感”,把自己的生活憧憬为平静如水、波澜不惊的样子,对爱人的选择也就特别关注对方是否能给自己带来安心感。
我们先看这样一个例子,很多人喜欢玩蹦极,爱看恐怖电影,喜欢赛车,热衷激烈的动作片,这些充满危险的活动,人们为何参与呢?这是因为大家都有一种“我一定没事”的侥幸心理。蹦极、赛车、恐怖电影之所以成为娱乐体育活动,就在于人们内心中的这层“心理保护膜”。在平时的生活里,这层“心理保护膜”也在起作用,没有多少人会时刻担忧:我会遭遇车祸,我今天可能会死等等,虽然客观环境中并没有什么“保护膜”可以保护每个人。
我们的心灵不仅仅是用来感受安心的,挑战、风险、困难都会刺激人们的兴奋神经,就像蹦极和恐怖片一样给人们的心理带来充实和满足。
恋爱也是如此,如果人生最重要的目标是追求安心感的话,我们就不会冒着任何风险去参加很多活动,从而也不会去谈恋爱了。恋爱中会有一定的计划性,但是,如果只一味追求安心,那即便真的一切都“安全”了,人生的目标、竞争之类的东西也就会变得无聊起来。
心理学认为一般情况下,人如果只是片面地追求安心的生活,就会变得无聊,得不到冒险所获得的快乐。也就是说,安全不能是心灵追求的全部,同样冒险也不是。我们每个人的心灵是在兴奋和平静之间徘徊的。(见表1)
所以,像苏女士一样的朋友面对婚姻,去把握生活的全部,“安心”不是惟一的目的,在安全和冒险并存的生活中,我们的心灵才会品味到幸福。
文章来源:北京娱乐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