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要学会"关门和换档"
2006-09-07

白领要学会关门和换档

        职业女性要学会将工作压力关在家门外,不让工作压力“污染”宁静的家园。工作固然重要,但不能以牺牲家庭生活为代价,学会“关门”和“换档”,在家庭和工作中寻求平衡,就能拥有快乐和完整的生活。

  情景1:王芳带着一脸的疲惫,一边接工作电话,一边走进家门,她忙着记录电话的内容,顾不上和丈夫打招呼。直到1小时后,才挂上电话,她连忙对丈夫说:“我快累死了,咱们叫外卖吧。”“好吧,反正也不是吃一天两天了。”丈夫勉强答应了她的请求。

  情景2:丈夫生日这天,小雅本来约好在一家餐厅吃饭。但临下班时却被领导紧急安排一项工作,等完成以后,已错过约定时间,出门又赶上堵车。等她到了餐馆,才发现忘记买生日礼物。她刚想说“对不起”,丈夫却愤然起身,拂袖而去。

  情景3:小丽无端被老板批评,一回家就对丈夫发火:“你怎么就知道看电视呀?都几点了,怎么还不开始做饭?”“别生气了,饭早做好了,就等你了。”丈夫努力克制自己,避免争吵。

  情景4:小娟刚结婚一年,由于经常出差,婚姻已经面临危机。最近出差前夕,他丈夫开始抱怨:“这一年你出差了10次,咱这个家快‘重组’了。”

  工作能给人带来成就感,但家庭生活中的成就感同样不可或缺,它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和谐、平衡。与丈夫的关系越亲密,婚姻生活越稳定,越有安全感。心理专家为此提出8个建议,只要你对号入座,就能找到解决工作和家庭矛盾的“金钥匙”。

  建议1:在各种纷杂中学会“关门”。在贴着“情感”标签的房间充分享受情感,在贴着“工作”标签的房间充分展现工作能力,在贴着“休息室”标签的房间安心休息。但是,享受每一刻纯粹生活的前提是,关掉其它房门。也就是说,走进情感房间就要关上工作之门,开始工作时就关掉休息室的大门。

  建议2:根据不同情况、不同路段进行“换档”、“减速”或“加速”。如果不顾一切快速前行,最终要出大问题,毕竟“路面”情况变化万千。在调整之前,要先明确你是在为生活而工作,还是为工作而生活?还是希望兼顾生活与工作,在两者之间学会平衡?只要明确这两个问题之后,我们要随机应变,适时“换档”,适时“提速”。

  建议3:创造小环境。在刚刚到家的那段时间里,可以用这样几种方法调节心境,如换上一件宽松舒服的衣服放松心情,运用音乐与灯光的变化梳理心情。此外,还可通过播放欢快的、柔和的或者平静的音乐,或者调节灯光的颜色与亮度来缓和气氛。点燃一支蜡,同样能够营造出祥和的氛围,抚慰情绪,让烦躁的心情安静下来。

  建议4:尝试自我调节。视觉自我调节法:想像自己如同倒垃圾一般,丢弃一切压力;想像自己伴着温暖的和风,站在悬崖边,一阵突然吹来的风将所有的烦恼与压力都吹散,此时此刻,大脑瞬间恢复宁静与清新。积极的视觉化想像:想像自己从头到脚都被笼罩在闪烁的白光之中,这片白光既能赋予你温暖与能量,还可以让你得心应手地处理一切问题。白光有如体外一层结实的保护罩,将狼狈的情形和让你不愉快的批评都反弹出去,使它无法再接触你。

  建议5:主动表达思念之情。经常出差的职业女性要知道,特殊的工作方式对家庭的完整性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只要有时间,就要主动听家人倾诉,并与丈夫和孩子积极沟通,消除家人的顾虑。每次到达目的地后,尽快联络,告诉家人你非常思念他们。

  建议6:学会休息。要时时提醒自己,工作很容易偷偷地逼近生活中的其它方面,这种不平衡感会让你压力增大,精疲力竭。如果你总是把工作带到家里,你需要培养划分各种事情的能力,并养成合理休息的习惯。不可忽视家人的感觉与需求。

  建议7:不要用工作来掩盖家庭问题。一旦出现矛盾,要及早坦诚地与家人说清楚,如果总在家中继续工作,分配不出时间与家人交流,不积极解决问题,就有可能为婚姻埋下“定时炸弹”。

  建议8:经常用积极的话鼓励自己。比如:“我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我需要一个平衡和完整的生活,家庭生活是我的快乐源泉,工作上的成就让我备感兴奋”。”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不稳定,在多方压力面前,我们必须保持弹性,以不同角色和不同的节奏进行调节。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