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觉心理:香水与女人
2006-08-31

  相信更多的中国女人不常用香水,甚至就不用香水,像梦露那样将香奈尔五号当过内衣的女人,也只有像梦露那样的女人。女人虽然可能此一生既舍不得自己买、也没有人家送,但是心里还是想拥有一瓶类似于香奈尔五号的顶级品牌香水的。

  但是女人们绝对没有想到的是,她们对香水“宁缺勿滥”的优雅追求,一直被香水制造商利用。英国反垄断监察机构将一张4600万欧元的罚单送达包括香奈尔、兰蔻在内十三个品牌的香水制造商,指控他们联手操纵香水价格,由此损害了消费者利益,而厂商们辩解说,昂贵的价格是为了保持香水的形象,意思也就是说,香水的价格就是香水的附加值,一旦去除了价格附加值,香水会比它减了价的价格更不值钱。于是吃了罚单的香水依旧保持着自己的高贵和优雅,这也间接地满足了女人对高贵和优雅的追求。

  香水式自尊是需要的,即使这样的自尊有点儿虚无,因为香水代表了嗅觉的最高意境,它让所有美好的气息有了自己的偶像。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将神通广大的人称做“花露水很浓的”,这个比喻对人是贬义大于褒义,但是对花露水则是充满敬意,因为花露水实际上具有香水的地位和作用,足以去感染人家,打动人家,虽然花露水的实际功效仅仅是去痱止痒,但是清凉中也真有些许清香;以前高考的考场要喷花露水,当然只是在一喷壶的水里滴了几滴花露水,算是提神醒脑,洒在裸露的手臂上,出了考场还暗香浮动。

花露水受到过高的敬意,还说明生活中香水太久太久的缺席,世无香水,遂使花露水成名。所谓香水,仅仅是在电影中小说中从眼前掠过,原本是嗅觉的享受,变成了一个视觉动作,以至于也是在很长久的时间里,人们对用香水的词汇也一直想象力贫乏,印象中的动词就是“涂香水”,就好像是涂什么皮肤药膏一样,完全没有了香水的美感。

  上好的香水从植物中提取而来,于是聪明而实惠的上海女人直接将植物佩戴在前胸,那就是栀子花、白兰花和茉莉花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女人戴一方花;北方女人喜戴大红花,广东女人一年四季看到的都是花,也就只种不戴;唯独江南一带,尤其是上海女人,喜欢三五个小花朵用铁丝串起来,让一缕极其淡雅的清香包裹自己。三种小花朵开在初夏潮热时,简直是为上海女人去除汗湿而度身定制。并且,随意瞟一眼三五个串在一起的小花朵,就看出了这个女人是不是讲究,是不是实惠。讲究的女人早晨便买下一串,因为是当天刚摘下的,不仅新鲜,还可以戴整整一天,当然价钱会贵一点;也有女人戴是戴了,只是那花朵经不住日晒,过了一夜还戴着,细白花瓣已经枯黄,或许清香未尽,但是可以想象,这样的女人大约是会穿了一身睡衣去菜场的。

  但是这样的女人通常是不会对马路边上的外国香水摊发生兴趣的。到底谁会是这些不明来历、不明质地的液体的买主?这么多的香水摊肯定是有人光顾的。有人猜测,买这种香水的女人,不是将它当作香水用的,而是将它当作香水摆设的,还有一种用法倒也实在:当作卫生间的清香喷雾。

文章来源:新闻晨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