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让你的婚姻濒临解体?
2006-08-22

     近日,全国首份“中国城市人群婚恋心理报告”在北京正式公布。此次调研考察了数千对结婚3年以内的夫妇,其中1/4新婚夫妇坦言:如果可以重新选择,不会再选择现任配偶。

    婚姻的不幸甚至解体,有一定的社会根源,但是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有些心理因素同样会使人感到婚姻不幸福,甚至导致婚姻解体。

  首先,对配偶的不现实期望。婚姻问题的产生与对配偶所持的完美期望有关,比如:不少女性期望丈夫能够战胜一切困难,男性则期望妻子能够对所有的人和事都善良而宽容,可是生活并没有这么简单,人的行为常常会随着具体情况而变化。一个男子汉可能被一个不起眼的问题难住,一个善良宽容的女性,也可能被一些鸡毛蒜皮的小麻烦激怒。这时,人们对配偶所持的完美期望,遭到了配偶在现实中无情的否定,这种否定导致人们对自己或伴侣产生否定的看法。比如,他们会认为:我怎样努力都改变不了他(她);他(她)原来是一个如此不可救药的人。这样的看法,又会促使夫妇对彼此产生愤怒和绝望的情绪,从而最终让婚姻亮起红灯。

  其次,对婚姻的不合理信念。当人们对婚姻和配偶抱有如下的信念和期望的话,极有可能会让婚姻产生问题:1.必须“琴瑟和鸣”:认为亲密伴侣间应该完全一致,两人之间任何的不一致对婚姻一定都是有害的和毁灭性的;2.“心有灵犀”不点自通:认为相爱的伴侣应该不需要直接交流,就能感觉到彼此的真正想法,这才是“心心相印”;3.认为人是不能改变的,关系的好坏也是固定不变的;4.认为性生活必须总是完美的,不应该有一点缺陷。所以,当婚姻生活与自己的期望出现反差时就会备感失望和挫折,逐步把婚姻生活推向深渊。

  第三,对婚姻不幸福的错误解释。不幸福的夫妇,往往认为伴侣的消极行为都是出于他们的“秉性难移”所造成的,而伴侣的积极行为则是短暂的,偶然的,是“昙花一现”,总是这样去理解婚姻生活,会导致夫妇习惯性地夸大婚姻中的危机,而忽略婚姻中的幸福,并且更轻易地放弃或回避对问题的解决,直到婚姻濒临解体。

  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人们得不到幸福的婚姻,其实正是他们自己看待配偶和婚姻的方式造成的。要使婚姻幸福,首先要从自己内心的观念着手,努力用更符合现实、更理性、也更有弹性的方式来看待夫妻之间的关系和配偶的行为,用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沟通,为婚姻生活填充源源不绝的爱。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