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为啥会心烦?
2006-08-21
  个例:欣欣是一家外企的职员,她工作出色、乐于助人,但她有一个烦恼,她的朋友都喜欢向她倾诉,她也感到无法拒绝,于是自己成了一个情绪垃圾筐,听了那么多人的烦心事,有时她自己也会莫名其妙地心烦。欣欣不明白,为什么她的朋友都喜欢向她倾诉?

  心理分析:欣欣的心理称为“助人者”的心理。首先,这样的心理往往是在家庭里养成的,如果一个家庭需要孩子成为一个“拯救者”,代替成年人负起一些责任,如果孩子过分听话,总是为父母考虑,那么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就学会处处为别人着想,甚至难以拒绝别人的要求。这种心理使欣欣很像一个心理咨询师在工作,但欣欣毕竟不是咨询师,也没有咨询师必备的技能,更不是在一个咨询的环境中,她这样做就像一个“无偿的助人者”,虽然被崇拜,但是活得很累。

  其次,欣欣的道德观念很强,她会觉得自己“应该”帮助朋友,或者说有义务帮助别人,这样的心理说明欣欣自我价值感很低,只有通过对别人无偿的帮助,才能体会到自己有价值。

  第三,欣欣的潜意识里其实并不是不图回报的,她用帮助别人的方式,其实是想获得一种归属感,获得朋友的依赖和需要,从而证明自己并不是没用的、不被重视的。欣欣倾听朋友们的烦恼,更多的心理动机是为了能被朋友们喜欢和接纳。

  欣欣如何走出这种“助人者”情结呢?首先要学会拒绝,如果朋友的倾诉突破了友谊的界限,就不要要求自己总是帮别人,因为自己没有这个义务。第二,欣欣要学会控制自己,在什么情况下保持界限、什么情况下助人,要灵活转换。虽然助人是件好事,但要掌握分寸和适应环境。第三,欣欣可以尝试说出自己的烦恼,尝试也让朋友来关注自己,和朋友真正互动起来就会减少烦恼。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