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福寿螺受害者已超50
2006-08-21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吃螺肉患脑膜炎”追踪
  发现生吃或半生吃螺的餐馆可打65066969举报

本报记者丁华艳报道上周末,卫生监督部门检查了近两千家川、粤、湘、鄂等菜系餐馆,没有发现正在经营生吃或半生吃的淡水螺类食品的餐馆。

  卫生监督:
  两千餐馆未“搜”出福寿螺

  本市发现因食用凉拌螺肉而引起的广州管圆线虫病事件后,卫生监督部门向市民、餐馆发出了“不吃、不售生或半生淡水螺类食品”的警示。同时,立即组织全市卫生监督人员以川、粤、湘、鄂等菜系为重点,对餐饮业进行了全面监督检查。
  全市共检查各类餐馆近两千家,目前没有发现正在经营生吃或半生吃的淡水螺类食品的餐馆。同时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还对餐饮单位发放了2000余份关于预防寄生虫病的宣传资料,教育食品加工人员严格执行餐饮加工卫生规范。
  卫生部门要求餐饮企业应做到:建立淡水螺、鱼、虾、蟹等水产品的购进和销售的可追溯制度;对福寿螺等淡水螺类食品坚持烧熟烧透后再出售,不要出售生吃或未彻底加热的淡水螺类食品;待加工的淡水螺类应保持鲜活,凡已死亡的不得制作、销售。
  同时,北京市卫生局再次提示市民不要生吃或半生吃福寿螺等淡水螺类水产品,发现有加工销售生吃或半生吃福寿螺等淡水螺类水产品的餐馆,请拨打电话65066969进行举报。

  友谊医院:
  周末诊断26例新发病例

  昨天,记者从友谊医院获悉,上周末该院又有26例吃过福寿螺的食客被诊断为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至此已有50例患者在友谊医院确诊。
  “周末有近百例吃过福寿螺的食客来就诊,其中26例被临床诊断为广州管圆线虫病患者。”该院北京热带医学研究所所长助理阴赪宏博士介绍,这些病例须经市卫生局和市疾控中心确认。至此,该院已收治了30名患者,另外20名患者将陆续安排住院。
  而除友谊医院外,航空工业中心医院、北大医院和309医院也在收治病例,因此本次感染广州管圆线虫病的患者已超过50例。据了解,在友谊医院确诊的患者全部在蜀国演义酒楼劲松店和黄寺店吃过“凉拌螺肉”。
  阴赪宏介绍,目前有记载的广州管圆线虫病最长的潜伏期为5周,如5周以前有过生吃或半生吃福寿螺等淡水螺的历史,而没有发烧等症状的患者可不必担忧。但近期进食生或半生福寿螺并发烧的患者,必须尽快就诊。

  ■华夏追访
  问题酒楼严防记者

  本报记者王禁报道“刚上去的可能是记者,小心点。”北京蜀国演义酒楼劲松分店一楼的礼仪小姐在得知仅记者一人就餐时,拿着对讲机小声说。
  昨天,记者来到北京蜀国演义酒楼劲松分店。进店后,记者看到该店菜单上并没有“凉拌螺肉”这道菜,但“麻辣福寿螺”一菜被贴上了“停售”的标签。记者从12点20分开始就餐,一个小时内该店人气不旺,十多个服务员在记者的餐桌附近来回走动。

 

延伸阅读:

福寿螺介绍:

图为福寿螺,左下方红色物为福寿螺卵块

    福寿螺(Amazonian smail;Ampullaria gigas spix)福寿螺又名大瓶螺,两栖淡水贝类软体生物,属软体动物门,腹足纲,中腹足目,瓶螺科。

    成螺雌雄异体,爬行体长3.5~6cm,贝壳近似圆盘形,一般具有6螺层;卵圆球形,直径2~2.5mm,初产时深红色、黏稠,孵化前变淡;卵成堆垒产,每卵块3~5层,约100~960粒不等;幼螺初孵体长2~2.5mm,软体部分呈深红色;初孵幼螺可在水中爬行,以后贝壳向右旋增加。螺口径在2.5cm以下为幼螺或高齿幼螺,喜栖于缓流河川及阴湿通气的沟渠、溪流及水田等处。成螺底栖性,食性杂,1年产卵2400~8700个,孵化率约90%,繁殖速度比亚洲稻田中当地近缘物种快10倍左右;虽是水生种类,却可在干旱季节埋藏在湿润的泥土中休眠度过6~8个月,一旦有水,又再次活跃。

    福寿螺生活史分为卵、幼螺和成螺三个阶段。雌雄交配后,受精作用在体内进行。产卵部位主要在离水面10~20cm杂草丛、作物植株或沟渠石壁上。初孵幼螺脱落于水中即能浮游觅食、独立生活;成螺产卵次数多,产卵量大,每交配一次可连续产卵10多次。成螺喜栖于土壤肥沃、有水生植物生长的流水缓慢的河沟或水田等生态环境,白天多沉于水底和附在河边,或聚集在水生植物下面,夜晚寻食。温度以福寿螺的生长影响很大。

    福寿螺原产于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20世纪70年代引入中国台湾,1981年由巴西籍中国人引入广东。1984年后,福寿螺已在广东广为养殖。由于过度养殖,加上味道不好,它被释放到野外。福寿螺适应环境的生存能力很强,又繁殖得快,因此迅速扩散于河湖与田野;其食量大且食物种类繁多能破坏粮食作物、蔬菜和水生农作物的生长,已成为广东、广西、福建、云南、浙江、上海、江苏等地的有害动物。在长江以南广大地区福寿螺可自然越冬,年发生两个世代。在广西鹿搴县等地,福寿螺在稻田的发生密度高达16.95个/平方米;水稻受害株率一般为7%~15%,最高达64%。福寿螺食性杂、危害连藕,幼螺可从叶底啃食浮贴水面的荷叶,致使荷叶叶片穿孔或缺刻,严重时叶片被啃食得千疮百孔,难以抽离水面。福寿螺还危害水仙花、兰花等各种水生植物,成为中国南方水域的一大患害。此外,福寿螺还是一种人畜共患的寄生虫病的中间宿主,极易给周围居民带来健康问题。估计中国南方各省市受其危害的水域(池、湖、水田等)不少于10万公顷。目前,对福寿螺的防治是以化学防治为主,辅以人工防治,养鸭食螺是生物防治方法之一。目前对福寿螺的生态习性了解不够,防治不力。特别是选用的化学杀螺剂对水体毒性大,严重污染水质;施药量大、成本高、效果差。

     福寿螺带虫率高,有些螺体内寄生的幼虫多达3000至6000条,而广州管圆线虫不仅在福寿螺里有,还存在于螺、蛙、蜗牛、鱼、虾和蟹等中。因此预防此病的关键就是切忌生食或食用未熟透的淡水鱼、虾、螺、蟹、蛙、蛇等。

那其他的螺类还可以食用吗?

  “咱们这有没有福寿螺?田螺之类的螺类还敢不敢吃?”看了早报有关报道后市民向记者提出问题。 专家告诉记者:“别看大家都叫“螺”,海水泡大的不长虫。”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