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每逢周一,就会觉得自己全身酸疼、双眼晦涩、昏昏欲睡,或是精神恍惚甚至手足无措……怎么也不能投入到工作之中去,那么,你很可能就是患上了一种叫做“周一综合征”的轻度心理疾病。别看它似乎小之又小,但对于工作大过天的白领人士而言,却是相当头痛的一件事呢!
到底什么是周一综合征?
“周一综合征”最明显的特征,就是在度过一个愉快的周末后,周一上班时,你会显得有些赖散,精神涣散。根据专业机构的调查数据显示,周一到医院就诊的病人明显高于其他工作日的10%~20%,其中大多数人就诊的内容是头痛、四肢无力、血压升高,有的人还出现手痛、颈痛等现象。
引发“周一综合征”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不少上班族双休日为了放松自己,打乱了平常的休息时间和生活规律,有的人拼命地补觉,有的人疯狂地娱乐,原有的生活作息规律打乱后没有进行科学、有效地调整,反而增加了劳动强度,导致免疫力下降。等到周一上班时,神经系统还不够兴奋,难以适应快节奏的工作方式,所以就会表现为精神不佳。
为什么我患上周一综合征?
大家都是同时上班下班,为什么我就会患周一综合征,而别人总是神采飞扬?关于“周一综合征”,其实有很多的奥秘。它的机理,被认为是巴甫洛夫学说的“动力定型”――旧的动力定型被破坏而新的动力定型难以建立时的“混乱”。
人们从周一到周五,分秒必争,聚精会神于工作和学习,形成了与学习和工作相适应的“动力定型”,把与工作和学习无关的事置之度外。轮到双休日,这些被置之度外的事又被提上议事日程,而且必须料理。这样,双休日就成为格外忙碌的日子。有的忙于繁杂的家务,里里外外,劳碌奔波;有的则趁双休日玩个痛快,逛商店、游公园、看录像,特别是那些牌迷和网虫,更是夜以继日;有的则是利用双休日走亲访友,或家人团聚等等,不一而足。这两天,把原来建立起来的工作与学习的“动力定型”破坏了。待到双休日过后的周一,必须全身心重新投入于工作和学习,即必须重新建立或恢复已被破坏了的“动力定型”,这就难免出现或多或少的不适应,即所谓“周一综合征”。
甚至可以这样说,“周一综合征”,是和你在周末的疯狂程度成正比的。如果觉得你的同事好像一点事也没有,那只能证明,他的周末,比你过得平静许多。
另外由于人们对单调工作的厌倦和对美妙假日生活的留恋,到了星期一自然会引发这些现象。而且很多公司有很多工作都是星期一做决定,牵涉到的个人或部门,就会感觉到比平时的压力要大一些,精神也相对紧张一些。而从人的生理上来看,也有一个适应过程,尤其是脑力劳动者,大脑松弛后,一下子紧张起来也要有个适应过程。这个时候,你感觉的压力一定会特别大――在压力之下人们往往会做出让自己后悔的行为,所以希望你慎重做决定,最好不要在星期一做重大的决定。
献计献策
专家支招
如果双休日能以休息为主,适当增加比平时多一些的家务,适当增加比平时多一些的娱乐,适当的亲友互访或家人团聚等等,旧的动力定型就不至于被过大地破坏,下周重新建立或恢复时就比较容易,就不会出现“星期一综合症”,即使出现,症状亦轻微,亦不会过多影响工作和学习。
消除“星期一综合症”还可以用以下方法进行自我放松活动:
舒适地坐在沙发或椅子上,把休息的意念送到全身各部位。
放松脚尖,接下来逐渐向上放松脚腕、小腿、膝盖、大腿;松弛到肩部后,再转向两手指尖;最后,按脖子、脸、头部顺序放松。
全身松弛下来后,转入调整呼吸。把注意力集中于肚脐一带,缓缓地将肚脐向背部贴近,随之呼气。然后缓慢而自然地向体内进气,再边将肚脐向背部靠近、边吐气。
呼吸要尽量缓慢些,心中可以想:“真舒服!”或“我飘浮在天空,悠闲极了!”,这时,“星期一综合症”彻底消失。
网友出招
网友小鱼:说起星期一,我感到特别厌烦,不知怎么的总是莫名的烦躁,一想起老总布置下来的工作,我头都大了,再加上手上还有上周留下来没处理完的工作,还有几个没有搞定的客户,要和他们进行没完没了的谈判,我心里就一阵阵地发怵。在星期一我总觉得同样是8小时的工作时间,却好像无形中延长了许多。
招数:上班之前,我会先喝一杯鲜榨果汁清除身体中的毒素。调整自己的工作安排,先处理手头一些简单的事务,让自己在周一少些压力。
网友向天上飞:每到星期一,我总是进入不了工作状态,心情会莫名其妙地烦躁不安。想起主任要总结上一个星期的业务成绩,还要布置本周的业务量等,我的头皮都发麻。
招数:我会在周一的早晨,提早半个小时到公司,看看新闻、收收邮件,提早进入工作生活。列出诸如“周一如果不努力工作,将会遇到的十大悲惨事实”一类的List。用报事帖贴在电脑上。
网友晴天雨天:一想起手头有一大堆的工作要在周五前完成,精力怎么也集中不起来。想把事情尽快做好,但周一一整天下来,什么也没做好。
招数:我会在周一起床的时候拼命想些这个礼拜兴奋的事,比如和老朋友聚会、这个礼拜的周末可以去旅游啦……想想,就会让星期一的心情愉快点。
来源:网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