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未现乙脑疫情
2006-08-16

        北京已经连续多年未现乙脑疫情。北京市卫生局昨天表示,北京市发生乙脑流行的可能性不大,但针对山西发生的乙脑流行情况,该市将继续加强监测。专家同时提醒市民,注意防止蚊虫叮咬。

    根据北京市疾控中心统计,该市多年来乙脑病例报告都在10例以下,去年同期该市报告乙脑仅3例,全年报告的乙脑病例为7例。今年以来也少有乙脑病例报告,仅本周有一例病例为疑似乙脑。患者是一名来自甘肃的保姆,目前其最终的检测报告还没有出来。

    北京市卫生局疾控处有关人士称,“根据该市的情况,北京发生乙脑流行的可能性不大。”该市从1984年开始将乙脑疫苗列入计划免疫,由政府免费提供。近十年来,儿童乙脑疫苗接种率一直保持在97%以上,在北京的孩子中间已经建立起一道流行性乙型脑炎的免疫屏障。北京市疾控中心在健康人群中开展的乙脑抗体监测也显示,88%的人对乙脑已有抗体。同时,乙脑主要是夏秋季通过蚊虫叮咬传播,猪为主要的传染源。北京地区特别是城区养猪户近年来明显减少,使得北京大面积流行乙脑的可能性不大。

    北京市卫生局疾控处负责人表示,针对此次山西发生的乙脑流行疫情,该市也将继续加强监测,实行网络直报,一旦出现疫情将及时通报和防范,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山西蚊子不会来京传播病毒

    针对山西运城蚊子传播乙脑病毒事件,北京市疾控中心消毒与有害生物防治所副所长曾晓昨天表示,疫区的带毒蚊子进京传播乙脑病毒的几率很低。

    传播乙脑病毒的蚊子是三带喙库蚊,体形小、深褐色,翅鳞全黑色,后足暗棕色,口喙中段有一明显白斑,它们是传播流行性脑炎的主要元凶。三带喙库蚊不是北京的主要蚊种,而运城距北京较远,蚊子很难飞行,因此北京出现乙脑流行疫情的可能性较小。

    至于带毒蚊子能否通过飞行或运输车辆从山西运城到达北京传播病毒,曾晓认为,存在这种可能性,但是带毒蚊子到京后传播疾病的风险不大。首先,搭乘长途运输工具的蚊子必须是携带乙脑病毒的蚊子。其次,这些蚊子经过长途旅行之后也有一定的死亡率。此外,乙脑病毒在蚊子身上存活时间也是有限的。

    他建议,北京今年雨水较多,居民日常生活应注意防蚊。

    乙脑不会人际传染

    据专家介绍,乙脑主要通过蚊虫叮咬传播,人和人之间不会传染。潜伏期一般为4至21天,发病时患者会出现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等症状,部分患者会留有严重的后遗症。因此,灭蚊、防蚊是预防控制乙脑的重要措施,接种疫苗仍是目前最有效的预防方法。注意清理路面、盆罐中的积水,以防止孳生蚊虫等。农村地区也应对牲畜及动物圈舍进行管理。最好定时采用检验合格的卫生杀虫剂进行喷洒。

相关阅读:乙脑的传播途径

        乙脑的全称叫流行性乙型脑炎,也叫日本脑炎,因为第一例病例是1871年在日本的。乙脑是由乙脑病毒引起、人畜共患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传染病。比如说我们的猪、羊、牛、马、鹅,都可以带来这个病毒,但最主要的传染,储存畜主是猪,猪身上带有这个病毒,尤其是一些小猪,那么这个猪被传染上以后,通过一些蚊子,蚊子叮到它以后,传到蚊子里,在蚊子体的繁殖,蚊子如果叮咬人以后它的唾液就吐到人的血液之中传播人,所以它的流行环节一个是要有猪,还有一个要有蚊子,还有就是这个人群比较敏感。

    由于蚊虫、温度和雨量等条件,夏秋两季是乙脑的多发季节。专家指出,乙脑只有在携带病毒的家畜、蚊子和易感人群同时具备的情况下才会造成疾病流行,因此,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乙脑流行的可能性并不高。

    防范乙脑,手段主要有两个:一是搞好环境卫生,灭蚊防蚊,再就是加强锻炼,提高抗病能力。此外,乙脑发病的初期症状和上呼吸道感染很类似,发烧,并伴有呕吐、恶心、全身不适,所以建议大家,如果有类似症状还是要早诊断,早治疗。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