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本报记者曲立岩
阴冷诡异的通道,一个接一个跳出来的小鬼,血淋淋的祭祀少女,复活的木乃伊僵尸……如果你看过美国电影《木乃伊归来》,你大概会对里面神秘的古埃及文化和地下陵墓产生兴趣。然而,在根据这部电影而设计的主题乐园里,仿真制作的不仅仅是古埃及的壁画和物件,还有一些随时会跳出来吓人的“木乃伊”。
7月28日,记者来到朝阳公园中的《木乃伊归来》主题乐园,亲身经历了五分钟的“木乃伊古墓生死之旅”,现在想起那一个个的恐怖场景,仍觉得不寒而栗。
可就是这恐怖的古墓却吸引了大批游客,据《木乃伊归来》活动的负责人马亮介绍,从5月26日该活动开始以来,每天都有三千多游客来这里体验惊吓,“暑假之后人就更多了,周六、周日游客人数都会上万,我们粗略统计了一下,到现在为止,已经将近有二十万人来体验恐惧了。”
这个主题乐园的票价从八十到一百二十元不等,为何有这么多人花钱来买惊吓?恐惧也可以缓解压力?可以让人更团结?可以加深情侣间的感情?甚至还可以看出人生百态?
诡异的木桥,我怀疑自己会掉进深渊里
古墓里传来一声声凄厉的尖叫,不停击打着我们的耳膜,让人心惊肉跳。我们硬着头皮往里走,光线越来越少,身边的景象都有些模糊。接着,一阵阵烟雾涌了过来,散发着淡淡的霉味,眼前的路更模糊了,我感觉自己正在走进一条阴暗、浑浊、潮湿、无穷无尽的狭窄的石洞里。
不知从何处传来的诡异乐声,我的耳膜就一直被这乐声震动着,嗡嗡地作响。我想我是太紧张了,于是紧紧拉住同伴的手。
烟雾缭绕之中,壁墙若隐若现,我看不清脚下的路。啊,原来是一座桥!我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四周的景象在随着光影晃动,斑驳了整个视野。我小心翼翼地踏到桥上,脚却有扭曲的感觉,就像踩在软软的流沙里,特别没有安全感。我无法弄清到底是桥在摇动,还是光影在摇动,似乎又都不是———好像是我自己在转动,我怀疑自己会被晃出去或被摔出去,会一脚踩空掉进深渊里。
我们十分艰难地深一脚浅一脚逃离了这座恐怖的桥。
狭窄的通道里,一个接一个小鬼跳出来
拐进下一个弯道,道路在模糊的灯光中渐渐变得清晰起来,我们能清楚地看到每个转弯处的角落里都堆放着一摊摊白骨,一架架骷髅像是经过了千百年而腐烂,让人看了都觉得头皮麻麻的,仿佛它会突然变活扑上来……
就在这时,我右侧的墙壁忽然开始“抖动”,一个可怕的鬼向我扑过来,它口中发出低沉的叫声,手臂打直伸向我们。我吓得大叫起来,向旁边闪过去;我的同伴在大声叫喊。我们一起慢慢后退想避开这个木乃伊,谁知道我一脚踩到一个软绵绵的东西上———我再一次大声惊叫起来,回头一看,却发现原来我踩到了我同伴的脚———念头只有一个,赶紧离开这里。
一转弯,又是一个木乃伊突然以极快的速度蹦了出来,在那一瞬间,我的心都被揪了出来,觉得背后凉飕飕的,任何微小的声音都让我迅速回头,生怕又是一个鬼在背后袭击我。一个接一个的小鬼不停地从各个角度、方向跳出来又消失,我神经都快断了,任何风吹草动我都会大叫一声。
不知拐了几个弯,神经稍稍平复,眼前出现了一副石棺,一个被剖腹的人躺在上面。棺材还在不停翻动。整个古墓里都是凄厉的叫声,似乎要把人吞噬掉,我整个身体又因恐惧和挣扎而紧张了起来,而且我更加清楚地感受到了我心脏跳动的声音,就像是随着这个“古墓”里的音乐节奏一样,重重地“砸”下去。
当我们路过一个岔口时,看到两个小男孩站在路口,缩头缩脑地,不敢往前走。看到我们过去,他们很高兴,仿佛看到了救命草,“我们一起走吧!”就像是与我们熟识多年的老朋友。
血淋淋的祭祀少女,复活的木乃伊雕塑
穿过一条阴冷的石道,我们来到一个相对宽敞的地方,那里有三尊木乃伊雕塑,各个面目狰狞,手握长刀,木乃伊雕塑的对面,有一个祭祀用的少女,她穿着白衣,长发披肩,她的肚子已被切开了,血淋淋的内脏在我们眼前晃来晃去,少女痛苦地惨叫着……我嘴里有些发苦。她的手不停地舞动着,我们争相躲开她,一边大叫一边连连后退。突然,后面似乎传来响声———原来那三尊木乃伊中间的一尊竟然是活的!他突然朝我们大吼一声,走了下来,在这种被夹击的情况下我们都拼命大叫,想提腿逃走。但是我的脚却似乎被强力胶粘在了地板之上,动弹不得。这时,背后的同伴拉了我一下,我紧紧地抓住她的手,就像抓住一根救命稻草一样,气喘吁吁地跑出了这个厅。
正当我拍拍胸脯想定定神的时候,一转头却又差一点迎面撞上了一个缠着破布、露出空洞眼神的木乃伊骷髅,我跟他的距离可能还不过半米!在这个似乎真实的金字塔深处的地下古墓里,昏黄的光线使他的眼睛透出一道凶光。我再次大叫起来,身后的人也许还都不知道我在叫什么,但是听到我的叫声,他们也开始大叫———也许尖叫声也可以传播恐惧。
终于逃离古墓,见到了阳光
就这样,我们惊魂未定地在这个曲曲折折的神秘迷宫里走来走去,耳边充斥着前面或后面的人发出的尖叫声。我心里不止一次地计算着时间,心想五分钟怎么还不到啊?仿佛就连五十分钟都已经过去了一样!而且最糟的是路似乎越走越长,我们究竟还能不能看到迷宫的尽头啊?我们都不约而同地加快了步伐,想要逃离这个恐怖的金字塔。四周似乎很安静,但是其实我心里的警报器却在不断地拉响———果不其然,进入一个比较宽阔的空地时,面前有两道黑影蹿出来!我想尖叫,但是声音软绵绵地卡在喉咙里面。眼前一共有四个木乃伊在大厅里站着,向我们走过来,好像要把我们包围。我突然觉得自己肯定跑不掉了!任由他们处置吧!正当我这样想时,不知是谁从后面推了我一把,我便飞也似地拔腿就跑。
镜头一
犹豫三小时还要进
田小姐从出口出来后坐了下来,不愿意再走了。“不行了,我需要缓一下,真是好吓人啊。”记者问:“明知道吓人为什么还要来玩呢?”她笑笑说,“其实我来的时候在外面犹豫了好久,考虑要不要进去,最终还是进去了。”
据活动负责人介绍,每天都有因特别害怕而不敢进去的人,也有的一开始犹豫不决,半天才壮着胆进去的:他们一般就在出口转转,看看出来的人的表情,问问到底害不害怕,但是到最后还是都进去了。也有进去以后中途吓到了就从紧急出口出来的。出来以后特别不甘心,再想进去吧又不敢,“昨天就有一位小姐,在门口徘徊了三个小时,最后还是进去了。”
每到周末,吓哭出来的都有10个人左右,走到半截就出来的得有上百人。
分析:是对内心矛盾心理在现实生活中的投射
北京林业大学心理咨询师蔡晨瑞告诉记者,想进鬼屋又不敢进去、看恐怖片时手捂着眼睛但又留条缝想偷看等等,人们在安定的环境中总是想找些刺激,猎奇是人的本能心理。另外,人们自己往往意识不到,每个人内心都存在消极的情绪,人们不敢看带有消极性的东西,是对内心负面情绪想了解但又不敢了解的心理,在现实生活中的投射。
镜头二
出鬼屋,90%的人都会大笑
一位先生一边发出一声特别痛苦的尖叫,一边迈着大步跑出来,显然是被埋伏在出口处的木乃伊吓得不轻;但是他出来以后脸上的表情却相当兴奋,跟他的同伴一起大笑起来。“大概是出来了以后意识到是假的了,所以就大笑了。”他说。
据主题乐园的负责人马亮介绍,有90%的人从迷宫里出来后都会笑,而这些人也都承认他们在鬼屋里都被吓得很厉害。
分析:恐惧可以缓解压力
研究表明,恐惧会导致人的肾上腺激素大量分泌,使人产生兴奋感,尤其是当人们走出鬼屋,意识到恐惧来源是假的之后,就会有一种兴奋的体验。这与玩过山车的道理是一样的。另外,意识到这些恐惧是假的之后也会让人心生幸福感。
其实适当的恐惧可以使人放松,缓解压力。人在生活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压力,又经过鬼屋中的强刺激环境,压力会达到顶点,出来之后必然会放松下来。
《木乃伊归来》游乐项目负责人马亮告诉记者,这个游乐活动是美国人根据一个正常人的正常承受恐惧的能力设计的,人的耳朵、眼睛、鼻子是人最直接的感观体验,所以在恐怖场景的设计上,音响效果、木乃伊吓人时动作幅度、光电效果、时间长度等等所有的恐怖元素都恰到好处。
美国人测试发现,一个正常人的承受恐惧的时间大概就是五到六分钟,这个时间长度不但不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不良影响,还可缓解人的压力。
镜头三
鬼屋吓唬不了老人
记者注意到,被吓得最厉害的,往往是20到30岁的成年女性和7、8岁以下的孩子;而奇怪的是,十多岁的青少年和老年人的反应却与之完全不同。“有一些小孩比大人胆子大得多。有时候一些成年人都被吓得不敢往前走,小孩却不害怕,玩完以后还想再玩一圈。”负责人马亮介绍说。
记者看到一位老太太表情平静地从鬼屋里出来,“我都六十的人了!什么没见过?没啥好怕的。”她乐呵呵地说。
“前段时间还有一个八十多岁的老人过来,”马亮说,“但人家出来的时候板着脸,居然没怎么被吓到。”
分析:老人已参透了生死
蔡晨瑞说,成年人看问题,一般要考虑到现实的方方面面,用很理性的思考方式去思考;而青少年意识的发展还赶不上成人,对现实的意识感觉与成人相比也有差距:他们既有现实感、又带有一些幻想和幻觉的成分。而鬼屋中幻觉的成分又比较大,正好符合青少年心理。有一句话叫做“无知者无畏”,可以概括这种现象;但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的“知”字不是指知识,而是指意识程度。
老年人则可以说是“不知生,焉知死”,他们已经有了一些面对死亡的意识,能够接纳死亡,所以比较平静。
而成年人理性化程度高,他们对鬼屋中的幻想、幻觉这些成分已经比较远了,也不像老人那样已经参透得失。
镜头四
人的恐惧反应各有不同
在迷宫中扮演祭祀少女的演员告诉记者,“大多数人看到我开膛破肚的样子都会惊讶、紧张,大叫、后退,也有的闭着眼睛根本不看我,还有的一溜烟似地跑过去,一些人会下意识地拽住前后的人,一群人互相拉在一起。当然也有比较极端的,有的人在我面前吓哭;还有的抓住前一个人,甚至把人家的胳膊给挠破了;也有游客会下意识地出手打我们演员。”
分析:人恐惧分三个层面
蔡晨瑞说,人面对恐惧时所采取的应对措施通常能反映出人们不同的行为模式。例如,快速跑出来代表着他遇到恐惧时采取逃避的方法;根本不进鬼屋则表示这个人害怕时会彻底放弃。尖叫相对来说是最正常的一种应对方式,它代表一个人虽然害怕,但是还是能够看下去,是一种健康的面对恐惧的办法。无意识地打人则意味着这个人对恐惧的处理方式是战斗,通过击败对方来缓解自己的恐惧心理。
有的人从鬼屋里出来后说“都是假的!”实际上他在里面也吓得相当厉害。这就代表着他试图用一种理性化的方式,找一个客观的理由来消除自己的恐惧。而出来以后大声说“真是吓人”的人们,则往往是一种真情流露。
通常,人在恐惧的状态下就会感觉时间很长。这就像做恶梦一样,做梦的人有时会感觉做了一整晚,其实这个梦相当短,只是很短的一瞬间。
镜头五
每个人害怕的东西并不一样
记者在出口处随机采访了一些刚走出鬼屋的游客,他们觉得最可怕的地方都不尽相同。
“我觉得音乐、灯光最可怕,环境太黑了,人都是怕黑的嘛。”一个小伙子说。而一个小女孩说:“我就是觉得那些鬼长得特别可怕,衣服什么的都挺真实的,看了都觉得很恶心。”而我的同伴们则表示,最可怕的是那个摇摇晃晃的桥和最后那个埋伏的木乃伊。“在有防备的情况下被吓到还好说,但都快到最后了,突然来这么一下,吓得最狠。”
分析:每个人心中负面情绪不一样
蔡晨瑞说,每个人关注恐惧的点不一样,是因为人们恐惧的来源是不同的。在鬼屋中,怕鬼突然蹿出来代表了他们恐惧的来源是未知事物,这样一些不确定因素的突然出现会造成他们的极度恐惧;害怕音乐、烟雾等氛围的人特别强调环境的安全感;而害怕木乃伊的外形、样子则表示着这个人注重外观,在亲密关系上会有障碍,在无防备或松懈条件下,突然被吓到,说明了人心里会有一些阴暗面和消极情绪,通过鬼形象的刺激,会被唤醒。但并不危害人的心理健康,恰恰是消极性能量的一种释放。
■记者手记
有时恐惧也是好事
我们在古墓的出口处坐了好久,观察每个游客出来的表情,大部分人一边说好怕,一边大笑;有的游客会不顾一切地冲出来然后会回头看;有的情侣一出来就深情拥抱在一起,好像是庆祝“共患难”的仪式;有的出来后停顿了2分钟,哇地一声哭出来然后又破涕为笑;也有的什么反应都没有,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样的人大概占到5%;有的出来的时候还是闭着眼睛……
无论任何表情,我发现他们在恢复正常以后都若有所思,我不知道他们都想到了什么,也许每个人所感所想都不一样,但记者想说的是,有时候经历恐惧是一件好事!
文章来源:北京科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