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动物倾诉能减压
2006-08-03
 俄罗斯的某个动物园最近开设了一个特殊的心理诊所,坐诊的“医生”是一只猕猴。凡是来诊所里就诊的人均可以无所顾忌地暴露痛苦、哭泣甚至大喊大叫,或絮絮叨叨地倾诉自己的心声。由于这只猕猴见了任何人都做出十分同情而又认真聆听的样子,使来诊所的人感到舒心与放松。据称,来诊所的人普遍感到满意,而且向猕猴倾诉的人络绎不绝。

  动物,尤其是人们作为宠物饲养的动物,可以帮助人们减缓压力,帮助病人更快地恢复健康。国外调查发现,饲养宠物的心脏病患者在离开医院后一年内的生存生活质量明显好于不饲养宠物的病人,研究人员认为这可能是饲养宠物增加了主人的活动量而对健康起到了促进作用,其实更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喜爱动物的同时,动物充当了调节人们情绪、缓解心理紧张的“心理减压师”的作用。

  动物,尤其是那些宠物,天生具备缓解人们心理紧张与烦恼的条件,并且在现实的家庭结构与社会生活中,缓解人们心理压力的作用就更加突出。空巢老人、独生子女、独身或丁克家庭更需要动物来弥补或充当人们宣泄情感的角色,而日益紧张的生活节奏、人际关系的紧张感等因素使喜爱动物、饲养宠物的人越来越多。

  动物与人交流有其特定的“优势”,动物不仅通过“嘴巴”传递言语信息,而且动物所表现出的更多的躯体或姿势语言,使得人们充满无限遐想与满足。重要的是,与动物交流对人们不构成威胁,与动物交流使人们感到容易控制而存在安全感,动物往往成为人们宣泄压力的承载物。所以,与动物为友,多与动物交流,关爱动物的同时,收获的是我们自己。

文章来源:生命时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