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暗示能控制冲动
2006-07-25

  刚刚结束的世界杯足球赛决赛中,全场表现异常出色,并奉献了一记“托蒂式”点球的法国球星齐达内,却在加时赛的最后10分钟用头冲撞了马特拉齐,用一张红牌为自己的世界杯生涯划上了句号,并导致整个球队的被动和心态的失衡,最后点球落败,把冠军拱手让给意大利。

  赛后,有人说他是由于受到对手挑衅才情绪失控,一失足成千古恨。但不论什么原因,这样的鲁莽是不该在齐达内这样经验丰富的老队员身上发生的。日常生活中,也有不少这样的人,他们很容易被人激怒,做出一些令自己事后悔恨不已的事。其实,冲动是一种最无力,也最具破坏性的情绪,它给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可能远大于我们的想象。那么,该如何控制冲动,避免过激行为呢?

  首先,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迅速分析一下事情的前因后果;也可以自我暗示一下,如告诉自己“不要做冲动的牺牲品”。其实,人的情绪往往只需要几秒钟就可以初步平息下来,及时做些深呼吸也有助于迅速舒缓情绪。

  其次,避免冲动最根本的途径还在于自身涵养。前中国国家队主教练米卢说过,“态度决定一切。”无论踢球还是做人,最重要的是保持一颗“平常心”,不要刻意去“证明自己”,而是努力生活在“此时此地”,努力做到就事论事地处理问题,尽量用顺其自然的态度面对生活中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每个人都是魔鬼与天使的结合体,用分析心理学的话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格“阴影”,只有不断探索,认识自己的阴影,才能促进自身人格的整合,不被“阴影”主宰。

  最后,让我们再回顾那场比赛中齐达内的表现,他是否也有追求完美,想要把自己最美好的部分留给球迷的心理呢?那记难度极大、险些失误的点球,是否也有无意识中和对手斗气的成分呢?在比赛进入加时赛仍然难分高下之时,他的心中是否也有一种“强求”的心态呢?这些人格“阴影”使他以一个悲剧形象收场,给球迷留下了一场并不完美的谢幕战。▲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