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与组织类型
病因:
白血病的确切病因尚未明确,但致病因素可能与病毒感染、电离辐射和化学物质接触有关。
经研究,目前认为C型病毒能引起动物自发白血病,并已从人类白血病患者的血浆中发现C病毒,但迄今还不能肯定人类白血病是由病毒引起的。
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后白血病发病率明显增高,离爆炸中心越近,发病率越高。此外研究表明,大剂量放射线局部治疗类风湿性强直性脊椎炎,白血病发病率在治疗组中比对照组高10倍,而其发病机会与照射剂量密切相关。
也有报道说放射科医师患白血病较多。某些化学物质如苯和氯霉素等通过对骨髓损害也可诱发白血病。其他尚有磺胺、保泰松、DDT,甚至某些抗肿瘤药本身也能引起白血病。
另外观察表明,遗传因素也有一定相关性。
分型:
根据白血病细胞不成熟的程度和白血病的自然过程,白血病可分为急性白血病和慢性白血病二种。但慢性白血病并不是从急性白血病衍变而来,而是两种不同类型的疾病。
(一)急性白血病
主要分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和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二类。
1、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分成M1~M7 7个亚型
(1)急性粒细胞白血病未分化型(M1):①骨髓中原始粒细胞≥90%;②早幼粒细胞少,中幼粒细胞及以下阶段粒细胞罕见或不见。
(2)急性粒细胞白血病部分分化型(M2型):①骨髓原始粒细胞在非红系细胞中占30%~90%,单核细胞<20%;②早幼粒细胞及以下阶段细胞>10%。
(3)早幼粒细胞白血病(M3型):骨髓中早幼粒细胞>30%。
(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M4型):粒系、单核系两种细胞同时在骨髓及周围血中增多。
(5)急性单核细胞白血病(M5型):骨髓中原始单核细胞占非红系细胞很大比例,甚至可达80%以上。
(6)急性红白血病(M6型):骨髓中原始红系细胞>50%,或非红系原始细胞>30%,其中15%或10%以上为形态异常的幼红细胞,如巨幼样变、双核或多核红细胞。
(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M7型):骨髓原始巨核细胞≥30%,外周血中有原始巨核细胞,如原始细胞呈未分化型不能确定时,应经电镜血小板过氧化物酶活性证实。
2、ALL分成L1~L3 3个亚型
(1)第一型(L1型):原始和幼稚淋巴细胞以小细胞为主,过氧化物酶或苏丹黑染色呈阳性的原始细胞<3%。
(2)第二型(L2型):以大细胞为主,核性不规则。
(3)第三型(L3型):细胞以大细胞为主,核型较规则,染色质呈均匀细点状。
(二)慢性白血病
慢性白血病则主要分为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和毛细胞白血病(HCL),前者中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占95%,CLL又以慢性B系细胞白血病占多数,HCL周围血及骨髓中可见毛细胞。在我国急性白血病比慢性白血病多见,但在欧美国家则相反,主要以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为多见。慢性白血病在我国以慢粒为主,慢淋巴较少见(二者9:1),儿童中慢性白血病罕见,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