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禁用抗生素疾病
2006-07-20

   自从1928年弗来明发现了青霉素,使人类增加了与致病菌搏斗的能力,协助医生抢救了无数的生命,使人类寿命延长了20年,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的一个转折点。自此以后抗生素不断更新,有的人得病后常常自行用些消炎药,抗生素有其抗菌谱,姑且不说选的抗生素是否对症,有的疾病虽然叫“某某炎”,但是如果用抗生素,却适得其反,面对这些“炎症”,抗生素有劲使不上。 
  肝炎:常见的是甲型、乙型肝炎,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甲型肝炎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粪一口途径是主要传播途径,临床表现为急起发病,食欲减退、恶心、厌油、疲乏、肝区痛、尿色深、皮肤瘙痒等。乙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与体液传播,在我国广泛流行,人群感染率相当高,是当前危害人民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治疗原则以休息、营养为主,辅以保肝降酶药物,避免饮酒及过度劳累,适当进食较多的蛋白质,避免高热量饮食,病毒复制活跃的还需抗病毒治疗。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以小关节为主的慢性对称性病变,是一种自体免疫性疾病,发病原因迄今不明,表现为关节肿胀,伴有疼痛、压痛和僵硬,受累的关节以双手关节、腕、膝、足关节最为多见。治疗上应予以肾上腺皮质激素及非甾体类药如阿司匹林、丙酸衍生物、炎痛喜康等。 

  过敏性鼻炎:是一种过敏性疾病,由于吸入灰尘、花粉、油漆化工染料及植物纤维等过敏原,出现连续性喷嚏、清水样鼻涕、鼻塞、鼻痒等症状,治疗上应避免与变应原接触,口服抗过敏药物,局部类固醇激素气雾剂喷鼻,另外也可以行冷冻、激光、微波烧灼法,以降低鼻粘膜表面敏感性,达到控制症状的目的。 

  流行性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发生于儿童和青少年,表现为发热、畏寒、头痛、食欲减退、腮腺肿大、疼痛,进食时吞咽困难,主要是对症疗法治疗,急性期应卧床休息,饮食以流食为宜,可用柴金锭青黛散醋调外敷,也可用局部热敷,腮腺疼痛较剧者加用镇痛剂。 

  脊髓灰质炎:又叫小儿麻痹症,是由脊髓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前驱期主要表现为发热乏力、咽痛头痛,腹泻或便秘等;瘫痪期,常表现为下肢瘫痪、肢休畸形、脊柱侧弯,足马蹄内翻或外翻等,治疗上无特异疗法,口服脊髓灰质炎减毒疫苗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流行性乙型脑炎:是由乙脑病毒引起的以脑实质炎症为主要病变的急性传染病,经蚊虫传播,常在夏秋季流行,多为10岁以下儿童患病,表现为高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惊厥或抽搐,治疗上主要是抗病毒治疗,对症处理高热惊厥和呼吸衰竭等症状。这种疾病发病急,发展快,病情比较危重,若抢救不及时会致命或留下后遗症影响智力。 

  心肌炎:多为病毒感染所致,先表现为发热、全身倦感,所谓“感冒”样症状,然后出现心悸、胸痛、呼吸困难、浮肿等。患者应安静卧床及补充营养,针对心力衰竭使用尿剂、血管扩张剂,预后良好。 

  前庭神经炎:又叫前庭神经元炎或称流行性眩晕,由病毒感染所致,前庭神经的全部或部分分支萎缩、变性,常发生于春天及初夏,多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强烈旋转性眩晕,治疗上应绝对卧床休息,避免声、光刺激,同时口服抗眩晕药。 

  胃炎:各种病因所致胃粘膜的炎性病变,表现为上腹不适、疼痛、厌食、恶心、呕吐等,分为急、慢性胃炎,治疗时应停用一切对胃有刺激的饮食或药物,多饮水,腹痛者可局部热敷或用解痉剂如阿托品、654-2、复为颠茄片等,也可口服甲氰咪胍减少胃酸分泌,以减轻粘膜炎症。口服胃粘膜保护剂氢氧化铝,保护胃粘膜,如果胃粘膜活检发现幽门螺旋杆菌,须加服抗菌药物。 

  腱鞘炎:多由于长期、反复、持续力量稍大的生理性压迫、摩擦、姿态不正等造成组织的肥大和增生,累积迁延而成慢性损伤,多与职业有关。治疗原则为限制致伤的动作,局部热敷,促进血液循环,局部注射醋酸强的松龙等激素,服用非甾体类镇痛药等,类似的疾病有滑囊炎、肱骨外上髁炎、肩周炎等。

来源:千龙网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