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需要“门当户对”?
2006-07-19

  看过《泰坦尼克号》一类的爱情故事,你也许会对传统观念中的“门当户对”嗤之以鼻,但实际上,影片是虚构出来的,试想一下,如果杰克没有死,那么他和女主角是否能够长相厮守呢?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门当户对主要指男女双方的家庭背景相当;随着时代不同,当今的门当户对则是指恋爱中男女双方的相似性,即类似的成长经历、性格、喜好、相似的教育背景和精神需求。

  童年生活经历对人的成长有着深远影响。子女与父母的依恋程度更是取决于父母的教养方式,它能准确地预测人际关系的质量。如果一个孩子在儿时得到的爱是充足而健康的,那么当他成人后,也更容易和伴侣拥有温馨和谐的爱情。而当一对恋人有了相当的受教育程度、兴趣爱好、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那么他们的相似性就会更强,婚姻和家庭会更加持久和美满。

  那么,如果抛开了这些相似性,一味追求爱情又会有什么后果呢?举个例子来说吧,茵茵在一个优越的家庭环境中长大,学习、工作、运动、文艺样样拔尖,追她的人也不少,最后她选择了一个博士,在外人眼里,他们的言谈、性格、做事原则和家庭条件都存在很大的差别。可为了爱情,茵茵对朋友的规劝一笑置之。后来两人结婚了。前半年的婚姻真的很幸福,可一段时间之后,他们迥然不同的生活习惯、观念和爱好让他们几乎没有共同语言,甚至连如何招待客人、买什么价钱的衣服、吃什么样的菜都无法达成一致。于是,几年的感情没能敌过现实的考验,他们最终还是离婚了。

  在一场失败的婚姻中,当夫妻双方对人生目标、幸福、成就的看法产生分歧时,他们都会坚持认为自己是对的,对方是错的。他们认为自己比对方付出的更多,于是要求对方忍让和改变,此时此刻,他们就不再是平等的关系,婚姻也因此出现危机。而他们最初的观念正是来自于他们成长的环境,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改变自己难,改变他人就更难。

  当然,现实生活中“灰姑娘”的故事也是有的。相互匹配并不是幸福婚姻唯一的条件,更重要的是夫妻双方的理解和宽容,如果你可以愉快地接纳对方的差异,那么也就不必考虑什么门当户对了。▲

文章来源:生命时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