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饮酒防误区
2006-01-13

    过年了,亲人相见全家团聚,免不了要喝酒。但有些人在饮酒时存有一些误区,需要纠正。

    一、无菜下酒 在无菜情况下饮酒,酒精可迅速吸收入体内,从而加重酒精对肝脏的毒害作用。一般认为,糖有一定的护肝功能,故下酒菜应选择一些含糖菜肴,如糖酥鱼、糖炒花生米及糖拌番茄等。酒精可增加体内蛋白质耗损,故也要进食一些富含蛋白质的菜肴。醋可与酒发生化学反应,帮助酒精解毒,因而可选择一些加醋的凉拌小菜和糖醋排骨等,以助解酒。

    二、先酒后饭 人在进餐时胃往往已排空。如未吃饭就先饮酒,进入胃内的酒可很快地被吸收,进入血液,到达肝脏,这对身体很不利。

    三、浓茶解酒 酒精与浓茶同样具有兴奋心脏的作用,两者合二为一,更增加了对心脏的刺激。另外,酒精大部分在肝脏中转化为乙醛之后再变成乙酸,并进一步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经肾脏排出体外。而浓茶中的茶碱,可迅速地对肾脏发挥利尿作用,使尚未分解的乙酸过早地进入肾脏,从而对肾功能造成损害。

    四、饮酒取暖 酒里的酒精被身体吸收以后,能刺激身体表面的血管使其扩张,使内脏的血液也流到身体表面向外发散热量,使人身上暂时感到热乎乎的。但喝酒后扩张的血管不能灵敏地收缩变细而防止血液向外散发热量,于是身体的热量丢失过多,以致先热后冷

    五、烟酒同进 在饮酒时吸烟,肝脏不仅要清除酒精,又要将烟中毒物解毒清除,这就加重了肝脏的负担。同时,烟草在燃烧过程中,可产生氢化氰、一氧化碳及苯并芘等有害物质。而酒精可溶解这些有害物质,使其进入体内。

    六、饮酒催眠 科学证明,夜晚借助饮酒而入睡者,其睡眠常处于朦胧状态,还会出现呼吸不畅、鼾声加重及呼吸暂停等异常现象。特别是心肺疾病患者,入睡前饮酒,有引起心脏性猝死和发生呼吸骤停的危险。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