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朋友在不断减少
2006-07-18

●与20年前相比,朋友平均少了1位 ●25%的人没有任何值得信赖的人

   

  还是孩提时,我们就唱着那首“找啊找啊找朋友,找到一个好朋友”的童谣,和小伙伴们一起嬉戏打闹。然而日前,一组来自美国杜克大学的数据显示:从1985年到现在的20年中,人们的朋友平均少了1个,有25%的人表示没有任何值得自己信赖的人。即便是那些有“知己”的人,他们的“知己”也大多来自家庭成员。

  “朋友”大多是表面功夫

  “君子之交淡如水”用在今天是最合适不过了。对于很多人来说,也许点头之交并不算少,然而真正能说知心话的朋友就少得可怜了。

  小张大学毕业后不久就到了一家公司任职,后来连换了几家公司,就这样结识了不少生意场上的朋友。然而,用他自己的话说,无论多努力,与那些朋友交往也只停留在“应酬”阶段,无法再向前跨一步。

  “我从来没和他们说过知心话,除了生意,我们谈论政治、女人,都是些流行话题。”小张说。

  小张的情况对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试想一下,平日里看似呼朋引伴的你到了真想说心里话的时候,看着手机上长长的电话单子,却不知该打给谁,该有多悲哀。

  猜疑导致孤独

  当年,演唱组合小虎队的《红蜻蜓》中有这样一句歌词:“当烦恼越来越多,玻璃弹球越来越少,才发现我们已慢慢地长大……”。那么,朋友圈子的缩小只是因为年龄的增加吗?当然没那么简单。

  当今的社会,尤其在大都市里,个人努力取代了过去集体合作中形成的亲密关系。每个人在拼命往上爬的过程中,免不了猜疑别人,由此导致了朋友关系的淡化和自己心灵的孤立。在心理学上,多疑属于偏执型性格缺陷。因为多疑,他时常担心别人如何评价他,是不是有人要利用他。结果不但疏远了别人,也拘禁了自己,最终使自己陷入一种空虚无聊的境地。

  另外,大批独生子女走入社会,他们从小习惯了关上铁门、独自看电视,而缺乏与人沟通的能力;同时,社会的浮躁又使他们中的一些人倾向于追名逐利。这些都造成他们既不习惯与人交往,也缺乏交友的单纯动机。

  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来自现代化的高科技手段。网络使世界变小了,却使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拉大了。许多人喜欢用网上聊天来取代面对面沟通。也许他们可以在虚拟的世界里游刃有余,但到了现实生活中却变得孤僻,不愿意敞开心扉接受别人。

  最后一个原因来自现在的应试教育和社会导向。很多孩子从小就背负了很大的压力,长大后就容易过度追求个人成功,而不是理解和关怀他人,这给他们交友带来了障碍。即使他们想摆脱孤独,也会停留在“找个人来理解我”的层面上,而这种单向的、以索取为特征的交友很难交到真正朋友。

  朋友有利于身心健康

  也许有人会说,要那么多的朋友干吗?一个人不也照样过得挺好。朋友对于人的一生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运动家说:“朋友好比一根平衡杆,让我们即便走在钢丝般危险的人生道路上,也不会掉下来。”

  医生说:“朋友就像包扎用的绷带和舒缓疼痛的药膏,能治愈生活创伤。”

  如果以上说法你都不以为然,那么,还有一组来自瑞士研究小组的调查数据显示,有许多朋友的人比朋友少的人心脏发病几率低了45个百分点。

  该如何走出没有朋友、不信任他人的怪圈呢?

  首先,要培养主动爱别人的能力,而不能只像婴儿一样等着别人把自己喂饱。抽时间主动关心别人,学着信任别人,经常站到别人的角度上换位思考。

  其次,如果在成长中已经形成了“自恋型”性格,过分关注自己。那么,可以向心理医生咨询一下,尽早走出自闭的怪圈,重新与人建立真诚的关系。▲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