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种观念,稳住“快节奏”
2006-07-17

    很多时候,“快节奏”缘于我们已经习惯的错误观念和固有的思维模式。只要适当调整,我们就可以放慢节奏,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时间。

  “时间就是金钱”,都市人在高呼这句口号的同时,把工作和生活的节奏调到最快,为了梦想,日夜运转不息。可是,当你为自己不能停下来喘息而感到疲惫和无奈时,是否想过,“快节奏”可能缘于我们已经习惯的错误观念,也可能缘于我们固有的思维模式。只要适当调整,我们就可以放慢节奏,为自己赢得更多的时间。

提醒自己先静下来


  苏格兰哲学家克莱尔曾说:“在沉默之中重大的事情会自己组合起来。”很多经验和阅历都告诉我们,反应太快常常会做出考虑欠周的行动。审慎可以让情绪冷静下来,让理智的洞察力主宰一切。所以,当紧张的、快节奏的、繁杂的事物一股脑涌到我们面前时,一定要提醒自己:处乱不惊。把事情冷一冷,让自己静一下,仔细思考,再采取措施。

手脚勤快不如头脑勤快

  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快速地浏览网页,希望在迅速闪动的电脑屏幕上发现我们想要的东西。其实可以换一种简单的方法,那就是用心思考我们眼前出现的东西。你会发现,想要寻求的答案就蕴涵在眼前网页上的某一句话中。成功从根本上讲,是“想”出来的。平庸的人往往不是懒得动手脚,而是不爱动脑筋。

分清轻重缓急,不为小事抓狂

  现代办公室的典型场景是:桌上堆满文件,一个个电话不断响起,我们每天被繁杂的事物弄得焦头烂额,而真正的大事却没有时间去做。
  100多年前,意大利经济学家帕利托提出的80/20法则,就可以为我们提供最有效的成功途径。法则说,我们80%的收入来源于我们20%的行为,也就是说,我们浪费了80%的时间,或者至少我们没有对80%的时间进行最充分的利用。你应该尽量抛开那些只能给你带来20%成果的80%的活动。找出并设法控制那些最能影响工作成效的重点,这样工作起来才会比别人轻松愉快。

把干扰纳入计划

  生活不是一个完美计划的机械写照,不会按部就班地运行,有时会出现燃眉之急,我们应该把这些干扰纳入计划,而不是让它们瓦解计划。一个懂得掌控工作节奏的人,会在自己的日程表中安排出专门处理干扰的时间,每天两个小时,每周安排一天,每个月安排3~5天……这样你就不会被突如其来的干扰打乱计划。而且,如果不出现干扰,你也能为自己赢得额外的时间。

把时间用在投资回报高的事物上

  每个人的时间都是一样的,而人和人的成就与差异却天壤之别,这不禁让我们自问:我们“忙碌”的效率是不是太低了?对大多数人来说,每天上班的头两个小时是一天中精力最充沛的时间,但很多人却用在例行事务上:阅读邮件、看报纸、打例行电话。这实在是一种浪费。如果用这段时间做最重要的事情,而把那些琐碎的事情安排在需要放松的时间来处理,我们不是会轻松很多吗?

把事情化繁为简是提高效率的要点

  许多沉浸在忙碌中的人都有一个不好的习惯——把工作变得困难而复杂,时常陷入由工作衍生出来的各种活动、关系网、思想情绪中……他们给自己制造了太多的干扰。

  把事情化繁为简的关键是抓住事情的主要矛盾,“快刀斩乱麻”,使复杂的状况变得有脉可寻,从而使事情易于得到解决,不但节省时间和精力,还能大大提高效率,使你从忙乱的快节奏中解脱出来。另外,不要把过多的小东西——全家福、纪念品、钟表、温度计等放在办公桌上,它们既占据你的空间也分散你的注意力。

文章来源:健康世界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