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液配药环节存在3大安全隐患
2006-07-14
来源:健康报

  据统计,我国住院病人的90%、门诊病人的50%需要输液治疗,输液治疗时间已占到住院治疗时间的70%。

  在最近召开的全国医院院长论坛上,中国发明协会会员、天津龙川精工洁净技术发展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贾弘,中华护理学会静脉治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第六医院副院长呼滨等提出,治疗室输液配药存在空气中菌尘含量偏高,冬春季温度偏低,配药溶解不好等问题,不容忽视。

治疗室空气中菌尘含量偏高

  贾弘等的研究发现,目前医院输液配药过程中空气环境普遍不够洁净,很多大城市医院空气质量抽查不达标的约占70%,医院治疗室空气中浮游菌含量平时常常超过2000~4000cfu/立方米,存在较大的感染隐患。他们认为,现在使用紫外线、臭氧、药物熏蒸法给空气进行消毒,虽然可以暂时杀死空气中的多数细菌,但被杀的死菌、少数残留的活菌和大量的灰尘仍然会漂浮在空气中,在配药操作中还可能会混入药液,可能引起输液反应。一些大中医院门诊输液室里的病人多、病种杂、空气中病菌含量高、输液配药工作时间长,门诊治疗中又很难进行空气消毒,所以在医院治疗室配药环境中用传统的空气消毒方法是不理想的。

  冬春季药液温度低

  贾弘等提出,输液最理想的药液温度为34℃,而现在全国绝大多数医院尚不能做到这一点。特别是在冬春季节,医院药库的药液温度普遍在10℃左右,南方广大医院内普遍无暖气,室温也常在15℃左右。配制有机粉剂药时既难溶解,也影响输液药效发挥,常出现年老体弱者妇女和幼小的患者在输液时感到心悸、发冷甚至寒战的现象。北方医院由于在采暖的病房中输注温度较凉的药液,输液器管道中易产生气泡,有被输入患者血管中的隐患。

  配药检查澄明度无适用灯具

  他们还提出,目前我国特有的中药注射剂,其微粒、澄明度不合格率较高,临床药液配伍不当也会产生轻微的混浊、沉淀、絮状物现象。因此,在输液配药操作中要求检查药液澄明度。目前护士检查药液澄明度的方法是:对白墙看,对光亮看,衬白衣袖看。这样的检查澄明度的方法受治疗室内光线强弱的影响,检查既不清晰,也不规范,在配药操作时很难发现药液中异常。

  贾弘等指出,由于在治疗室输液配药环节上存在上述问题,亟须根据我国医院情况,研制出一种能保障配药时空气洁净和能检查药液澄明度,在冬春季时可掌控输液配药时药液温度的配药工作台,研究制定切合实际的医院输液配药时的综合环境指标,以改善医院输液配药环境和条件,方便护士操作,杜绝输液配药环节的质量问题。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