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毒虫咬伤怎么办
2006-07-11

蒲公英治蜈蚣伤 肥皂水解蜜蜂毒

      夏日正是各种毒虫的活跃期。人们衣衫单薄,去野外游玩或探险时,万一不慎被蜈蚣、蝎子、蜜蜂、黄蜂、蚂蟥等咬伤,应该怎么办呢?本文将教你几种应对毒虫咬伤的简易方法。

  蜈蚣咬伤

     其伤口是一对小孔,毒液流入伤口,局部表现为疼痛、瘙痒,全身表现为头痛、发热、恶心呕吐、抽搐及昏迷等。蜈蚣毒液呈酸性,用碱性液体就能中和。被咬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石灰水洗涤伤口,如在野外可用鲜蒲公英或鱼腥草嚼碎或捣烂后外敷伤口。切勿用碘酒或消毒水涂抹伤口。

  蜜蜂蜇伤

      被蜜蜂蜇伤后,要仔细检查伤口,可用镊子、针尖挑出其尾刺。蜜蜂毒液呈酸性,可用肥皂水、小苏打或淡氨水等碱性溶液擦洗伤口以中和毒液。不可挤压伤口,以免毒液扩散,也不能用红药水、碘酒之类药物涂擦患部,以免加剧局部肿胀和疼痛。

  黄蜂蜇伤

     黄蜂的毒液呈碱性,可用酸性液体中和,如食醋、人乳涂擦患部并口服蛇药解毒,可止痛消痒。黄蜂毒性较大,蜂毒进入人体后可引起过敏性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因此,经急救后,应及早送医院,以防意外。

  蝎蜇伤

       蝎子有一弯曲而尖锐的尾针与毒腺相通,刺入人体后可注入神经性毒液。毒液呈酸性,可引起局部灼痛、红肿、麻木和水泡,严重者危及生命。受伤后,应立即拔出毒针,若四肢被蜇伤,要用鞋带、布条等绑扎伤口近心端肢体,以阻断淋巴和静脉回流;再用肥皂水、3%的氨水反复冲洗伤口或用拔火罐法排毒。被蜇伤的患者可以多喝开水,以利毒液尽早排出,但一定不能饮酒。

  蚂蟥叮咬

蚂蟥又称水蛭,一般栖于浅水中,但在亚热带的丛林地带,还有旱蚂蟥成群栖于树枝和草上。蚂蟥致伤是以吸盘吸附于暴露在外的人体皮肤上,并逐渐深入皮内吸血。被叮咬部位常发生水肿性丘疹,不痛。发现蚂蟥吸附于皮肤上时不要惊慌,可用手轻拍,使其脱离皮肤;也可用盐水、食醋、酒、旱烟油或清凉油涂沫在蚂蟥身上和吸附处,使其自然脱出。不要强行拉扯,否则蚂蟥吸盘将断入皮内引起感染。若血流不止,可用碳酸氢钠粉敷在伤口上。▲

文章来源:生命时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