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钱不一定幸福
2006-07-04

国人幸福感调查报告显示,月薪8000元以上的人并不觉得幸福

      在论坛里看见这样一个帖子:“幸福是什么?”网友的跟帖五花八门,但普遍还是认为“有钱就幸福”。有了钱就一定会幸福吗?不久前在第三届亚洲女性论坛上,公布了一份《中国人生活质量与主观幸福感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月薪在2000元—8000元之间的答题者与月收入8000元以上的高收入群体相比,幸福差异并不明显。可见,有钱不一定幸福,在满足温饱以后,金钱并不是个人幸福的最高追求。

  这一结论显然颠覆了很多人长期以来的概念。

  首先,从人的金钱观来看,很多人在满足温饱后,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有能力,想要获得更多的认可,才去追求更多的金钱;这种追求成了人的“惯性”,却根本不能填补他们内心的空虚。

  其次,从人与人的关系角度来看,当人们不能从人际关系中得到满足时,就会对钱有一种特别的狂热,以补偿爱的缺失。但是他们忘了,再多的钱也买不到真正的爱。

  再次,从社会和历史角度看,我们的上辈人还过着节衣缩食的生活,这也导致当代中国人或多或少存在着“怕穷”的心理。这种社会环境引导人去追求经济财富,“缺什么补什么”;但建立在“怕穷”心理上,也可能导致人挣了钱却还是怕某天会失去,于是,人的一生都会成为“钱的奴隶”,背上一个沉重的枷锁。

  最后,从心理学角度来说,心理学家马斯洛认为,人有五种基本需要——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与归属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需要。一般来说,只有低级需要满足了才能发展到高级需要。而金钱既能满足人们生理需要,还会被赋予了安全、尊重、爱和自我实现的含义,可谓是“万能”的。于是,持有这种想法的人容易变成工作狂,但即便挣了再多的钱,也不一定幸福,因为他们忙着奔赴目的地,根本没时间欣赏沿途的风景,真正享受生活。

  既然有钱也不一定幸福,那么,幸福究竟是什么呢?

  有一网友说的很好:其实,幸福就是10岁过年时穿着新衣服,拿着压岁钱,和小伙伴一起放烟花;20岁时跟几个哥们儿天南地北的神侃、拼酒;30岁时与自己心爱的人走过红地毯,一起装扮共同的小窝;40岁时看着自己的孩子在镜子前打扮,然后夸她比她老妈当年还漂亮;50岁时跟孩子一起上街,被人说是兄妹俩;60岁时过年一大家子人聚在一起,当除夕钟声响起时热热闹闹地吃饺子;70岁时牵着老伴儿的手在公园散步,坐在长椅上看夕阳……

  关于幸福的定义有很多,或许只是这一刻,它让自己的嘴角微微扬起。▲

文章来源:生命时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