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35岁的李先生是某企业的部门经理。他经常加班到很晚,即使周末,也常带着没处理完的文件或需要写的报告回家,干到深夜。由此与妻子、孩子的交往越来越少,有时容易发脾气。尽管他非常努力,领导和同事也没有负面的评价,但他仍觉得没有达到目标。有时他怀疑自己的能力,偶尔会因过度思考而失眠。李先生的这种状况提示,他的工作压力过大了。近日,媒体接连报道了几则年轻人由于积劳成疾而死亡的事件,引起了公众对于“工作压力”这一话题的关注。
时下“压力”一词很时髦,经常成为人们谈论的话题。孩子的学习压力太大,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白领的工作压力很大,影响他们的心身健康;领导者的压力也难以承受,影响其领导能力的发挥等等。
事实上,压力本身并不是一个负面的词汇。很多心理学的实验证
明,压力也有积极作用。一个人在一定的压力范围内,他的工作业绩 与压力是正相关的。当压力超过一个人的能力限度时,就出现相反的 情况。这时,工作压力就给人们的心身健康、工作表现等带来负面影 响,表现出担心、紧张、害怕、抑郁、悲伤、易怒等情绪,或者出现 注意力集中困难、频繁遗忘等,严重者出现入睡困难或早醒、贪食或 食欲下降、过度饮酒或吸烟、回避与工作有关的情境,或不愿与人交 往、社会退缩等等。这些情况提示我们工作压力过大了,需要进行必 要的调适。 加深对工作压力的理解
当我们对一项工作感到压力过大时,就要仔细分析完成这项工作 所需要的所有资源和技能,哪些关键成分是压力的主要来源。在明确 工作压力来源的基础上,我们还要评估工作压力对自身的影响以及这 种影响会有多大,持续多长时间,目前的影响处于什么时期等。在明 确的基础上,积极找寻解决的办法。在很多情况下,我们不知道压力 的来源,不明确、不确定感反而会加重我们的压力感。 采取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法
缓解工作压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就是采取系统的解决问题方法。首 先要对工作任务和性质认真分析,明确工作任务、范围、性质和所需 要的资源和技能等要素。在认真分析的基础上,尽可能将工作进行必 要的分解,把一项大的工作任务分解为几个小的部分,然后再分阶段 地一项一项地完成这些小的任务。这种方法可谓化繁为简、化大为小, 可以有效地激励自己最终完成整个任务。 识别和接受自己的情感
当自己承受很大的工作压力,出现抑郁、悲伤,或愤怒、焦急等 情绪时,要敢于面对自己的情绪,要认识到这种情绪与工作压力的关 系。同时,采取必要的方式和途径与别人讨论这些情绪,获得别人的 支持和理解,从而接受自己的这种感受。另外,也要注意分析过去的 经验对目前情绪的影响,消除过去失败的痛苦体验所形成的不正确观 念对目前工作造成的负面评价。 发展有效的行为技能
工作压力过大往往限制一个人的理性思维、行为和决策能力,从 而使工作效率下降,许多工作不能及时完成。日积月累,工作负荷越 来越大,难以负担,就进入了恶性循环。要摆脱恶性循环,就要建立 自信,避免工作中的拖拖拉拉或完美主义倾向,不要陷于工作中的细 节,而忽略最终结果的实现。要发展和培养有效的行为技能,采用理 性的、符合实际的思维方式,有效合理地安排时间,制定明确的目标 计划等。 建立和利用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
有效地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可以缓解工作压力。所以,当感到工作 压力过大时,要有意识地寻求帮助。当别人提供帮助时,要乐于接受。 把自己工作中的体验或苦恼,向自己的家人、朋友倾诉,获得他们的 理解与支持。为此,在平时要有意识地培养与发展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夫妻关系、朋友关系、同事关系等,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网络。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
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本身可以缓解或减少工作压力。在此要注意 有规律地锻炼身体,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平衡的饮食结构。改变生 活中的不良行为习惯,减少不良的应对方式,如吸烟、酗酒等。改变 生活、工作节奏,拿出时间来进行放松和娱乐。制定休息计划,如午 休、周末休息或度假。建立健康的娱乐休闲行为模式,培养健康的业 余爱好。 留出时间来反省并获得心智发展
在百忙之中,要留出时间让自己进行必要的思考。重新认识与评 估自己生命中最有价值的东西,明确今后生活的目标。通过思考,使 自己获得心智的成长,提高应对工作压力的能力。 以上是缓解工作压力的主要原则或方法。每一个人都可以在这些 原则的指导下,结合自身的特点建立具体的缓解压力的方法与途径。 这些具体的方法可以说没有固定的模式,只要能够促进心身健康,保 持幸福生活和高效率工作,所有方法都是有益的。 文章来源:健康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