坏情绪是公害
2006-06-19

    有人出现意外情绪,作为朋友,就该豁出时间陪伴与倾听。从小我们就被告知,这是友情和责任。但是,当抱怨成为一些人生活的常态,就变得好可怕。

  比如早上堵车,我们每个人都会遇到,但进了办公室,大家多半会忘掉它。这时,却有个同事开始详细描述他几点出来、遇到了什么糟心的人、车又怎么与大公交别来别去、红灯又专找他经过的时候亮起。于是,每个人都回忆起可怕的堵车,然后情绪在一大早跌入谷底。如果大家跟着他一起抱怨,他立刻更上一层楼,很快话题转到公司分配不公,公积金比某某企业少很多,老总永远先想到自己,云云。大家渐渐觉得天昏地暗。进而,他又谈到社会不公,人们的素质是那么的低,孩子在如今的教育环境下只能被培养成庸才……至此,大家恨不得立刻回家,工作还有什么意义,所有的努力都显得如此滑稽。

  但倾听者总会安慰自己,虽然我们的晴朗天空被这个朋友污染了,但帮他宣泄了怨气和烦恼,他会心情好一点,这对我们也是个安慰。殊不知,我们这样不但纵容了他的坏习惯,更使自己也学着发现更多人性恶和社会脏的一面。是的,糟糕的环境令人无奈,工作不是很理想,收入不是很拔尖,但部分的阿Q精神会使周围变得和谐一点,会让自己开心一点。但有些人总会跳出来戳破社会上上下下的脓包。

  事实上,这些善于发掘生活中糟糕东西的人,自己常有挫败感,对自己缺乏客观的评价。长此以往,他必定陷入恶性循环。越是觉得周遭环境差,越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然后环境就会变得更差,于是,他的心灵就这样被腐蚀了,生活真的陷入绝望。

  因此,坏情绪是公害,倾听者就是受害人。如果希望自己的生活不被腐蚀,先管好自己吧,克制有时是必要的。主动寻找快乐是每天的必修课。▲

  文章来源: 《生命时报》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