择业常见七大心理障碍
2006-06-18
来源:搜狐健康论坛】 【作者:许建阳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对强手如林的竞争,要想顺利觅到理想的职业,必须做好择业前的心理准备,排除心理干扰,克服以下心理障碍。

  (1)盲目自信的心理

  亦称自傲心理。即不能正确地认识主观与客观的现实,错误地拔高自己的实际能力,目空一切,盲目自信。如有的青年认为自己具备很多优势;学习成绩优秀,政治条件好,学校牌子亮,专业需求旺,求职门路广等等,因而盲目地乐观,把择业目标定得很高,满脑瓜子挤满了“淘金”的梦,应聘时一心一意向“高薪”挑战,结果屡屡受挫,亦是情理中的事。此种失败源于不能摆正自己的位置,对自己的劣势和困难估计不足。

  (2)自卑畏怯的心理

  由于他人不客观评价的无形压力,以及对自己缺乏信心,导致了自卑心理的产生。如有的青年,尽管具备一定的实力和优势,但对自己的评价总是过于保守,面对激烈的竞争,总觉得自己哪都不如别人,因而丧失竞争的勇气,习惯于临阵退缩,放弃了许多很好的机会。或者一到笔试或面试现场,就心里发怵,先自己打败了自己,表现出神情紧张、心神不安、面红耳赤、举止拘谨、谈吐失常。而一旦失败就更强化了自己的错误认知,这种心理障碍是成功的最大敌人。

  (3)急功近利的心理

  择业时过分看重经济、地位等,追逐功利,一心只想进大城市、大机关,去沿海发达地区,到挣钱多、待遇好的单位,甚至为了暂时的功利宁可抛弃所学的专业。这种心理虽然能够使个体得到一些眼前的利益和满足,但从长远的发展来看,却是不明智的。因为人们在物质需要得到满足之后,会渴望和追求心理需要的满足,当意识到事业才是人生永恒的支柱时,烦恼便会产生了。因为贪图优裕和享乐而放弃事业,是终究要为此付出代价的。

  (4)患得患失的心理

  职业的选择往往也是对机遇的一种把握,当断不断、患得患失,只会错过机遇,自然与成功也将失之交臂。很多青年人在选择职业时,没有专一的定向,不现实地期盼“鱼和熊掌兼得”,或是这山望着那山高,因而在择业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心理矛盾和冲突,而由于性格的软弱和犹疑,不能果断地选择,结果错失良机,令自己处于被动地位。

  (5)一味依赖的心理

  长期受人呵护、支配,会使个体慢慢地形成一种习惯于依赖、安于被支配的心理状态,这种依赖心理在择业中表现为两种倾向:一种是依赖大多数的从众心理。即盲目随大流,选择热门职业,缺乏独立见解,不是从自己的实际情况出发作切合实际的职业选择,而是人云亦云。另一种是依赖政策和他人的帮助,在择业时无主见,也不主动出击,积极竞争,而是消极等待,坐等家长和学校给自己落实单位。这种心态也是有害的。

  (6)固执狭隘的心理

  即在职业选择时缺乏变通,不顾社会的需要,不顾社会分工和专业分化的内在联系,只看到专业的独特性,人为地“划地为牢”,限制了自己的选择范围。一位总经理说:“现代竞争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并不是他学了多少知识、专业是否对口,更重要的是他所具备的基本素质;而业务知识我们可以培训……”。

  (7)怀才不遇的心理

  由于自视过高,而在现实的择业过程中却处处碰壁,于是产生怀才不遇之感,抱怨自己生不逢时,抱怨没有施展才华的机会,抱怨世上无伯乐。整天怨天尤人,只会使身心愈加疲惫。如果永远感叹怀才不遇,只能空怀“壮志”,嗟悔不已。因此,走出此误区的方法只能是学会正视自己。

【郑重声明】公益中国刊载此文章不代表同意其说法或描述,仅为提供更多信息,也不构成任何投资或其他建议。转载需经公益中国同意并注明出处。本网站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负责。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文章请发信至 [公益中国服务中心邮箱]。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项目推荐
春蕾计划:她们想上学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她创业计划项目
薪火同行国际助学计划
e万行动(孤儿助养)
2021“暖巢行动”公益项目扬帆起航
2020年百人百城助学项目第二期
壹基金温暖包
小善大爱免费午餐
关爱困境老人
爱心包裹项目
贫困白内障的光明
先心儿童的“心”声
困境儿童关怀
关怀贫困母亲
企业邮箱 |  隐私保护 |  客户反馈 |  广告合作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地图
© Copyright 2005-2015 Mass Media Corporation
京ICP备17029845号-1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421号
版权所有:公益中国网